子午古栈道


子午古栈道

 

 

到庙坝的路确实难走,尤其是在下雪的日子。出石泉县饶峰集镇沿饶峰河岸向下游走不过2公里,就开始爬山。第一面坡是到董家坪的高山,山路不断舞着S型,崎岖不平,有几段山路又窄又陡,滑更是不用说了。翻过这座高山,下沟再爬个小坡即是董家坪。董家坪其实无坪,二三十家农户随坡就势而居形成村落。房屋是秦巴山区常见的土木建筑,没有砖房,从门窗烟熏火烤的漆黑程度就可以想见年代已长久。几个山里娃站在门前稀奇地观望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木木的,又怯怯的。

从董家坪继续向上爬坡,雪开始下得大了。路也越来越难行。这是一条蜿蜒的狭窄小道,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靠峭壁的一边还开了一条水沟,把个小道挤占得更加狭窄。此时风雪交加,向上走进一条峡谷,脚下的路已结了冰,十分光滑,大家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向前走。进入峡谷口,是一个九十度的拐弯,小道是在山崖上挖出来的,上面还伸盖着石壁帽子,颇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感觉,平添几分险怪气氛。加之峡谷口的风雪更为猛烈,山风呼啸,雪花狂舞,云奔雾饶,惊心动魄。大家极小心地走过峡谷口,风雪骤然减小,山谷顿时开阔,前面道路变宽,有水田纵横,农户点缀,树伞盖,真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一家农户小憩后,我们翻越一个关隘,关隘口积雪尺许,冰挂树梢,好似北国冰雪世界。过关口,下山路是一色的石阶,比较宽阔,在这深山野林中,居然有这样一条看上去年代已久的古道,当时令我惊讶。下得山来,只见这庙坝村确是个好坝子,南北两山之间,有平地良田,青山障目,绿水映天。

回家后想把这次下乡的经历写出来,却一直没有动笔。去年,庙坝出了件新闻。村上改建小学校舍时,挖掘出两万余枚古代钱币,装了好几口袋,惊动了本区的文物管理者,我也去拍了照片。细想这庙坝确实有点来头,翻越县志查看,果然有来历。从地图上看,我们翻越的那些山是南北向的饶峰岭,历史上从长安到陕南的旧子午道即经过此岭到西乡的子午镇,而后经城固到达汉中。据说钱均是宋代以前的,这让我联想到南宋在饶峰关发生的一场兵家大战。南宋绍兴三年(1133),南宋大将吴玠、王彦、田晟率兵阻击金兵撤离喝部,大战六昼夜,金兵不取饶峰关,后因宋军出现叛兵,金军在宋叛兵引导下,从另外一条小道绕至宋军背后,夹击宋军,宋军失守饶峰关,败退达县。这两万枚钱币是否宋军所藏,也未可知。

历史的变迁确实令人称奇,昨日曾是热度非凡的交通要道,今天却成了少有人问津的地方,比如这庙坝小村。又如汉江两岸的一些集镇,过去因黄金水道汉江畅通而兴旺,现在却由于汉江航运不通无复公路而冷僻。由此可知,交通畅达乃是一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发展交通还应先行一步。

庙坝村近年来通了电,安装了电视差转机,还准备修路到集镇,小山村也在寻找历史雄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