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的哭和纪委书记的感慨
作者:孙晓波
; ; ; 9月21日,重庆市委党校一个处级干部培训班上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学员们从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身影之一是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原重庆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文强。这个昔日作风强硬的官员一副哭哭啼啼的样子,招供了自己的罪行,并写下《悔过书》请求组织的原谅。(四川新闻网2009年10月12日)
现年53岁的文强在重庆市公安局共16年,期间一直分管刑事侦查工作,被视为重庆黑恶势力“最大保护伞”。8月6日,在北京参加全国司法厅局级会议的文强被重庆警方控制。重庆市民闻讯,纷纷燃放烟花爆竹庆祝“为民除害”。
这真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前不久,面对专案组人员的审问,文强还态度强硬,甚至向办案人员叫嚣:“别想通过审问从我口中获得更多的东西!你们审问我的方法,是我以前审问罪犯的方法!”其张狂、其强悍、其不可一世已见一斑。
然而,也不过是短短的岁月,他的强硬已然不在,代替的是哭哭啼啼,写下了《悔过书》,并请求组织的原谅,只是这样的哭泣、悔过和原谅已然迟矣!
不管你当年多么英雄,多么霸气,多么强硬,最终在人民、正义、法律的面前,都必须要老老实实,绝不容敷衍了事、蒙混过关。
看到这里,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老纪委书记的一番感慨,他现在是某市一个单位的负责人,还过三年就退休了。他曾经任过地方的纪委书记,亲手查处过不少腐败案件,感受颇深。
那也是在今年国庆前夕的一天,我到某城市拜访一个朋友,被相邀去吃饭,桌上大部分人我都认识,都是他经常交往的同事和朋友,但有一个不熟悉,不过他好象是桌上的中心,经介绍才知他是某单位一负责人,曾经在某地任过纪委书记,是朋友曾经的同事。
和官员的人在一起吃饭,话题的中心永远是政治,即使掺杂荤段子,这已成为亘古不变的真理。最近一段时间,在我们这里有两件事颇受关注,广受议论:一是重庆打黑;二是本省某贪官。自然,这个话题成为酒桌上必不可少的。
当大家谈起重庆打黑时,大多数都拍手称快,为薄熙来叫好。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在当今社会,这种事很难查下去。有人就谈起文强的强硬,说是在审问时就十分嚣张,绝不开口,象这种情况你能拿他怎么样。所以有人就说,只要你什么都不说,他纪委也奈何不得。
听到这里,这位老纪委书记摇了摇头,说道,“别看这文强嚣张,其实,越嚣张,越说明他心虚。”“至于你们说的什么进去了,反正就不说,这只是你们的想象一厢情愿。恐怕真到了进去的那一天,就由不得你们呢?那种失去自由、没有任何消息的日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熬过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了开来,“我是当过纪委书记的,见过不少的贪官,还没有攻不破的,这其中的奥秘,不仅仅在于纪委审案的厉害,也在于贪官本身的不堪一击。”
一是做贪心虚。贪官就是贪官,纪委只要是抓你,有两点是绝对的,一个是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再一个是要认真查的。人们常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自然,你不贪、你不违纪违法,纪委也是不会找上门的,所以被抓进去后,他始终都会是“做贪心虚”,不知道纪委到底掌握了他哪些东西,整日里惶惶不安,稍微一击,必然全线崩溃。
二是信仰尽失。因为做了那么多年的贪官,什么信仰,什么道德,什么追求,已然全失,满脑子只有个人的利益和享乐,指望他们象过去有信仰、有追求的共产党员那样宁死不屈,简直就是笑话。
三是反差太大。没有落马之前,官员都是有模有样,甚至权倾一方,地位显赫,说话、做事都由得了自己。而一旦被抓进去后,除了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交待自己的问题之外,再无它路。过去是高高在上,教训下属,欺压人民,不把法律放在眼里,落马之后就要接受人民、法律的审判,这样的反差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我说,别看那些当官的平时有多强硬,有多厉害,只要是沾上了贪字,任凭他怎样,只要进去了,少则一天,多则不过一周,必然会开口说话,认罪伏法。”毕竟是当官,他说得滔滔不绝,“当年,尽管我官当得不大,但也亲手查过几个贪官,亲眼目睹了他们的心理崩溃与痛悔。从此以后,我就暗暗发誓,此生一定洁身自好、廉洁自律、谨慎从事,绝对不去沾染贪字,最多就是吃点、喝点,稍微拿点小土特产。这世间的确是‘伸手必被捉’、‘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平安过一生最好,现在想来,我一生特别知足了,至少我是能够睡个大安稳觉的,象现在有些官员,还只听到身边某某官员被抓,就吓得心惊胆战,何必呢?”
事后我和朋友连连感慨,如果每一个官员都能有如此之认识,如此之启迪,恐怕也会少了许多害人的东西。可惜的是,正如武则天当年给一位劝谏大臣点火把的故事一样,“飞蛾扑火”的官员还是不少,非要等到被焚的那一天才悔过,才痛哭!那个时候,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