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管理心理——领导者的思维方法(六)
全方位思维方法
全方位思维方法指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因素的系统考察过程。全方位思维也称多维思维,又具体地分为平面的二维思维,纵、横、竖的三维思维、思维思维及超思维思维。超思维思维又称网络思维、总体思维等。全方位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向性。即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把事物的相互联系看做多样性的统一。这种多样性依赖四种机制:其一,“发散机制”,如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多种设想。其二,“换元机制”。其三,“转向机制”,思维在某一方向受阻时,能够马上转向另一方向。其四,“创优机制”,虽然得出答案,但不满足,仍用心寻找最优答案。
(二)多层次性。指全面而深入地认识事物,既看到事物的正面,也看到其反面;既看到事物的现状,又了解其过去,并能预测其发展趋势。
(三)跨越性。思维的进程可省略某一步骤,对次要方面暂不顾及,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这可以提高思维功率。
(四)开放性。思维的“全方位”本身是在开放中形成的。全方位思维要求多种思维并存,在“并存”中互相“争论”,不断开拓“思维空间”。
(五)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表现为“智慧的杂交能力”、“思维的统摄能力”、“辩证分析能力”。
实践证明,一个精明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必然具有较高的立体思维能力。(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