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尽关工委所能主动作为的实践
实践篇之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现“尽关工委所能”的实惠
王匡忠
2009年9月3日,安徽皖北煤电关工委,在我们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煤矿关工委,召开了各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会议,首先听取了我们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十个到位》的做法发言。
但是,在会上,也有的单位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介绍了另一种情况,当他们向单位领导回报关心下一代工作时,单位的领导问他们“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干什么的?”,也有单位的领导问他们“搞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什么用?”。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干什么的?搞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什么用?对于一个外行头来讲很难回答,即是一个懂内行的人,这也是一两句话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
尤其令人郁闷的是,关心下一代工作搞了25年了,为什么还有这样的问题提出?其实,仔细想想,这并不奇怪,正是因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的活动太少,没有能够让大家看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什么用的结果。如果,我们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的很实惠,让关心下一代工作惠及到党政、社会、家庭和青少年,使他们从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有一种得实惠的感觉,他们还会问这样不该问的问题吗?
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矿的群众,对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怎么说的吧?
退休干部任言忠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们矿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做的很实惠,关工委的领导冒着高温,对离退休老同志挨家挨户走访,为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使大家都得到了实惠。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大约70开外的老奶奶,在恒源煤矿关工委门口,哇啦哇啦的直叫,她指一下关工委门上边的三块牌匾,对我翘一下大拇指,指一下牌匾,翘一下大拇指,来回比划了好几次。她原来是位聋哑人。我不会手语,她绕划的我也不懂。但是,我明白,这位“聋哑老奶奶”是冲着关心下一代工作三块牌匾翘的大拇指。一个不能说话的“聋哑老奶奶”,都能对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翘大拇指,非常令人震撼!说明了她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如此敬重,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出一种美好的赞扬心声。我想:我们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就凭对得起这位“聋哑老奶奶”翘的大拇指,最起码也要“尽关工委所能”,在恒源煤矿上空架起一道关心下一代工作永远不落的彩虹。
人在做,天在看。做关心下一代工作,不能自我感觉良好,让别人讲良好,才是真正的良好。群众的赞扬,“聋哑老奶奶”翘大拇指,这也是干出来的。说的好,不如干的好,干的不好,老百姓是不会说好的。
我们矿的前身是刘桥二矿,地处当年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战场,属安徽省皖北地方一座开采高发热量优质电煤煤矿。于83年筹备,93年投产,04年上市更名为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09年又更名为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煤矿。
矿关工委是03年“八一”成立的,之前的20年关心下一代工作是空白。从03年到08年的5年间,虽然成立了关工委,但有跟没有并没有两样。关工委实际上就是一个有其名无其实的空架子,没有工作地点,没有一个人员,没有“五老”队伍,没有搞过活动,没有制度措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矿党政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联系实际的一个问题来解决,调整充实了矿关工委机构。
调整充实后的新的关工委,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全国基层关工委的情况大致基本相同。虽然,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20多年了。但是,人们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非常陌生,有两个不知道,即:群众不知道有个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领导干部不知道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干什么的。再加上现在退休与25年前相比,因退前与退后经济利益落差太大,一些退休老同志感到“过去退休是享乐,现在退休是失落”。因而,退休老同志给青少年的印象很不好。所以,退休老同志不可能担当起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思想道德建设如此重任。
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关工委反复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的抓好“五老”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依法保护和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实惠,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实惠情,换来了老百姓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实惠感,使关心下一代工作惠及到企业党政、社会、家庭以及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