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众都存在一种心理,购业置产是抵抗通货膨胀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为避免手中货币贬值,很多人选择投资不动产。这种因通货膨胀预期而跟风买房的行为,从而又成为推高房价的帮凶,从而使中国的房价目前走向过泡沫化。
在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货币刺激政策造成了资金不成比例地流入房地产、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中国正在经历实体经济相对薄弱、资产市场却十分红火的时期。戴德梁行最新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称,自今年2月以来,深圳房价已经连续7个月攀升,累计涨幅高达90%。豪宅和精装修两大因素带动了楼价的持续上扬,而且这样的高房价还在近期延续。因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持续攀升的楼价与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并不相符,新一轮楼市泡沫或已出现。
通胀不是一个很长远而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目前高达28%货币投放量增速超过GDP增速20%左右,从历史经验看,货币增速和GDP增速之间的差值超过一定程度,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一定会在通胀上反映出来。
面对这个问题,决策层提出要对通货膨胀的管理,无疑是释放一个强烈的暗示信号。
虽然普遍认为,中国目前低利率、货币流动性扩张的宽松经济环境下,房价或许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但在房价过泡沫化的情况下购买房地产是否还能抵抗通货膨胀?
地产观察者许子枋认为:
在经济复苏趋势已经确立的情况下,决策层开始表达对通胀的关注。这也表明货币政策确实进入敏感期。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很有可能出现。因此,中央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肯定要采取措施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的进一步膨胀。
从常识上看,房产投资要对抗通货膨胀,房价年涨幅必须不低于年通胀率。现今的房价已经让人却步,加上政府在对抗通货膨胀的战争中,调控资产价格是必然的,那房价还有多大的进一步上涨空间?实际上,如果房价上涨空间受限,那在目前过泡沫化房价下买房究竟有多大价值呢?[文章来源:卖楼吧 www.mailouba.com—许子枋房地产咨询专栏]。
(本文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