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汤臣一品看上市房地产公司的潜规则


  汤臣一品位于上海黄浦江畔,号称“中国第一豪宅”,由成立于台湾的汤臣集团开发建设,汤臣集团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上市代号为(0258.HK)。

  汤臣集团在开发汤臣一品的过程中,当第一套房源在2006年8月成交时,很多媒体就质疑汤臣集团玩弄了“左手换右手”的游戏,又曝出“遭受内地有关部门稽查”一说,如今过去了3年,真相已经大白。下面我们来看看“狐狸的尾巴”:

  据公开资料,在2008年5月汤臣集团转换营销战略(由“只售不租”转为“租售并举”)之前,共成交了三套。分别是2006年8月,汤臣一品售出了第一套房源———A栋3801室的复式房以1.3亿元价格被一东南亚买家买下,单价13万元,总面积979.31平方米;2006年11月,又有一台湾客户以单价11.5万元/平方米的单价,购得一套单位面积为598平方米、总价6900万元左右房源;2007年2月,汤臣一品以14.21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售出了第三套住宅,刷新了此前由它自己创下的13万元/平方米中国住宅最贵单价纪录。

  不过台湾出版的《商业周刊》在1133期上是怎么说的:“苦等了四年,上海黄浦江畔的中国第一豪宅汤臣一品终于等到买主上门了,打破了一户也没卖出的窘境。”

  狐狸的尾巴不可能总是藏着,总有一天,自己会露出来。还有一句俗话就是“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下面我简单分析一下如此做的动机:汤臣集团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房地产可以按市场价计价,也就是售价计价,这样可以使其房产价值从原来按账面的成本计算价值变成按市场价计算价值,实现了资产增值,报表上一下子多了一大块利润!

  汤臣集团如果每年在年报发表前找个托儿买套房,即使房子卖不出去,也可以维持账面上漂亮的利润,然后继续从股市和银行套现。

  至于上市房地产公司的潜规则是什么,我就不说了,我在思考的是:让房地产公司上市是不是加速了房价的上涨,我们能看到的是房价飞速上涨的时期恰恰是房地产公司争相上市的时候,而去年的低迷也是房地产公司上市基本搁置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