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宗教可由两个层面进行解释。
第一个就是作为世俗宗教层面去看待。世俗宗教在很大程度上看是“原教旨主义”的宗教。何为原教旨主义呢?又称基本教义派,是指某些宗教群体采取的方式,此类宗教群体提倡对基本的经文或文献做出文字解释,并且相信从这些阐释中获得的教义应该被运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所有方面。
对于基督教来说,原教旨主义就意味着信仰全部基于完全接受《圣经》里每一件事的真实性,包括接受创世纪内有关宇宙的来源和反对进化论的观点,他们强调《圣经》内文的正确无误,毋庸置疑和最高权威。比如,你要相信神是在六天内创造世界的,你要相信基督耶稣才能得救。
也就是说,世俗宗教有一套非常严密的神创系统,而且你必须相信。
第二个层面现在西方也是比较流行的,就是把宗教当作神秘主义。神秘主义包含人类与神明结合为一的各种形式、经验,并且强调这是一切宗教共有的现象。通常,高峰体验就是一种神秘主义体验。比如,他们把“神在六天内创造了世界”并不当成是事实,而是当成预演。
神秘主义把神当成一种“大精神”。如果从“大精神”的角度看的话,无论是基督教的“上帝”还是佛教的“佛陀”,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深化内在精神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主张。从终极的角度来看,人不能解决人从哪里来,人往何处去的问题。这就关乎到“大精神”的信仰了。
真理
信仰宗教能否解决人的终极关怀问题,必须看它能否解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间的关系。从人的关怀角度看,真理可分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科学,就是最为典型的相对真理。今天证明的科学问题,解决了科学难题,那对于今天来说,这套理论是真理,但是对于过去或者未来呢?可能会有更精准更合适规律发展的理论解决难题,那今天的理论就不是真理了。从这个角度看,科学是相对真理。
但是宗教的神明和大精神,就是绝对的真理。
因此,用相对的真理去证伪绝对真理是不合理的,不正确的。相对真理,如科学,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论证,但是绝对真理,却没有办法通过实证的方式论证出来。那不能论证的话,那对于人怎么办?只能信仰。
所以,宗教针对的是人的终极关怀、大精神,现实生活,可以用相对真理即科学进行论证。即,人不能论证神,否则人就是神了;神是用来信仰的,不是用来论证的。人是有限的,神则是无限的。
一则故事可能说明一点:有个年轻的物理学家,学问做得很好,且是唯物主义者,然后他就跟牧师辩论。他对牧师说:“我通过我所学过掌握的科学原理,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牧师说:“孩子,你说的是对的,上帝也相信你。”
美国的基督教也出现了基督教科学派,他们试图通过科学的手段论证上帝的存在。其实真正有信仰的基督教徒,他们是否定通过科学去论证上帝的存在。
大同教
巴哈依信仰,1935年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翻译巴哈依教经典发现,巴哈依信仰的社会主张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因此翻译成为“大同教”。
巴哈依教的基本教义中包括“神的独一”和“宗教同源”。它认为,宗教的历史是神差遣先知,对人类进行狡猾的进化过程。神派遣了历代先知:亚伯拉罕、摩西、佛陀、查拉图斯特拉、基督、穆罕默德,最新一位是巴哈欧拉,也就是最新一位创立了巴哈依教。巴哈依教接纳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有效性,并认为这些宗教的奠基者和中心人物都是上帝的显示者。
巴哈依的基本教义:独立寻求真理,不为迷信或传统所限:人类一家,是关键的原则和基本的信条;所有的宗教的基本合一;谴责任何形式的偏见。无论是宗教、种族、阶级或民族的;宗教与科学比有和谐;男女平等,是使人类能够跃翔的两翼;普及义务教育;创造普及世界统一的语言;消灭极端的贫困和富有;成立世界最高法庭,解决国家之间的纠纷;乐于劳动,参与属灵侍奉;正义是人类社会和宗教的最高原则;以建立持久普遍的和平为全人类的最高目标。
或许我们从这个角度看待,大同教,即巴哈依教的教义是正确且合理的。世界三个主要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的神都是同一个,都是耶和华。无论是犹太教徒还是基督教徒,甚至是伊斯兰教徒,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中华文化
现在大家都关注到,世界上主要是西方文化的输出,包括民主和宪政等这些政治文化的输出,全世界输出;包括基督教文化的输出。同时,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华文化的输出是非常失败的,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并不是为了输出我们的文化价值,更多是沦为语言学习场所。这种看法是非常有偏颇的。
中华文化也有非常成功的输出范例,比如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禅修”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影响力非常大,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建造了数百座寺庙宣教。建造寺庙,和在当地讲法,传播佛教,每次讲经有许多人去听,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落到实处的文化输出。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也能够输出,什么样类型的文化能够输出?只有全世界都认可的,也即是符合“普世”价值的文化才能够输出。佛教宣扬的“小乘”、“大乘”,和“金刚乘”,在很多方面是“普世”的。通俗地说,“小乘”是指自我解救,“大乘”是解救众生,“金刚乘”则“即身成佛”。这些观念对世界人民,包括欧洲百姓都是适用的价值观,即人性相通。
政权
其实从很多角度可以窥见:马克思主义与宗教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在宗教里,神创造了一切,而在马克思主义里就是人民创造了一切,天堂就是共产主义等等,在逻辑上两者并无二致。
曾经有个学者做过一次解释,认为朝鲜的党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属于王权,其实在专制国家均如此。王权的合法性是来源于君权神授,因此只要授一次,就一劳永逸了。那朝鲜劳动党的执政权又是从何而来,根据他们自身的理论和宣传,是历史授予的,是人民选择的。从某个角度就可以看出,历史和人民就是封建王朝时代的“天”,于是就走向了“天授君权”,也就是授了一次,以后就不能变了。民主制虽然也是人民授予的,但是四年或五年授一次。
而通常专制国家里,他们的宪法都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执政党的执政权从何而来的问题。他们的宪法前言部分,长篇累牍,都是在追述历史和凸显执政党和领导人的作用,为的就是说明一个问题,说这些国家的执政党的执政权是历史授予的(在朝鲜,他们的宪法就非常直白地指出金日成在历史和人民中的近乎“神”的作用),从而解决了执政的合法性问题。“神”被“历史”所替代,因此就相当于“君权神授”,意味着授一次就够了。
解决了政权谁授予的问题之后,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需要执政党解决,那就是执政权的继承问题。王权是通过世袭制度来解决,但是在现代社会里,党的执政权不能世袭,当然也有一些流氓国家我行我素,直接世袭。民主国家里,执政权就用民主的方式继承下去。在日本,即使是半个世纪一党执政,但他们的执政权依然是依靠民主选举的制度继承下去。如今朝鲜政坛出现震荡,为什么呢?就是继承,也即是确定接班人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中国耄时代也是,政局不稳定,就是确定接班人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皇权时代,皇帝实行世袭制,为的就是解决执政权的继承问题,并立下规矩,长子继承制,不管长子是多傻多弱智,均是皇位继承人。确立了会这样的规则就避免了动乱。
出现了确定继承人问题,于是党内民主就有了动力,日本的自民党党内民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否则就陷入了另外一个“皇权时代”玩弄权术的死循环里。权术死循环里不管是在野派,还是当权派,均会受到玩弄权术的毒害,于是会有影响力的当权派以身作则,废除权术斗争,走向党内民主推选,邓小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