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钟伟和他的ShopEx“千亿计划”


李钟伟和他的ShopEx“千亿计划”

 

“通过2003SARS事件和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对比,你会发现,每一次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都会推动一些行为方式的改变,无论对个人还是组织,都是这样。”从上海商派(ShopE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钟伟的表情中看得出,这是他的心得体会。

在李钟伟看来,就个体而言,前者使人们养成了讲究卫生勤洗手的习惯,后者使人们养成了节俭和未雨绸缪的习惯;就企业而言,无论SARS还是经济危机,都有力地推动力了企业积极向电子商务转型,这使得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一下子产生了“扩容效应”。在此背景下,李钟伟宣布,他将带领他的公司帮助1000家企业每家实现1亿元的电子商务年销售额的“千亿计划”。

“我国电子商务业正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200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经一举突破了3万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成,”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在第二届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论坛中的发言亦证实了李钟伟的观点。

电子商务市场动作频频

在互联网领域中,一直并存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速度很快。比如,中国的网民数量庞大意味着潜在的购买者众多,已经超过3亿人大关;企业界动作频频,传Google收购baobei.com计划涉足C2C,阿里巴巴在对淘宝50亿追加投资后,亦投资数千万美元进军马来西亚、美国和日本等国外市场。独立网店技术和服务提供商ShopEx在去年以行业第一的身份全资收购行业第二的EcShop,意欲全面发力独立网店领域。再有就是百度“有啊”的高调上线,以及腾讯“拍拍”坚持免费策略等;作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最直接印证,首先是淘宝于8月下旬给出了漂亮的业绩报告,上半年平台交易额达到809亿元,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而上海商派ShopEx)则在帮助上百家会员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跨越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让1000家企业每家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亿元的“亿元计划”。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还依然缓慢。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虽然我们有超过3亿的庞大的网民数量,但真正实现电子商务交易的人群数量还相对较小,很大一部分是娱乐型或者游戏型用户,这一方面存在着网民年轻化、低龄化的问题,购买力和网络购买意识有限,另一方面则是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数量也有限,因此不能够满足网民的网上购物的需求。素有中国电子商务之父的王峻涛即持此种观点。王峻涛认为,电子商务不应只停留在一个简单的交易层面,电子商务企业更多的应该渗进传统行业,中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将会成为B2C最大的客户,只不过目前这些传统行业的观念还是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千亿计划”与“电商领域新微软”

艾瑞咨询公司对电子商务行业有长期的跟踪研究,据艾瑞总裁杨伟庆的分析,ShopEx 推出“千亿计划”的真实意图是让更多的传统中小企业认识到电子商务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这个计划其实就是要树立一个个样板,通过样板来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以推动更多的传统企业加入到ShopEx所推崇的独立网店中来,一起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且杨伟庆还认为,“千亿计划”也确实存在着现实的市场需求支撑。以ShopEx为例,2007年,它的典型客户年电子商务营业额是400万左右,而2009年,有上百家客户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亿元。在2007年,ShopEx每天可以获得200个新的企业开始使用ShopEx系统支持和服务,而2009年则每天可以有1500个新进客户数量,总会员量已经达到45万家,到2010年估计可以达到近百万家的规模。这种数据的变化,恰恰反映了电子商务已经不仅仅是传统企业业务的补充,而是一个强有力的业务增长点。

在上海商派(ShopEx),李钟伟和他的团队提出了要成为“电子商务领域新微软”的企业愿景。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所领导的微软在办公软件系统的绝对领先地位比照,李钟伟的目的,是要将公司打造成为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必备和首选的软件和技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该公司可以让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成本接近于零,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网店,ShopEx数以百计的模板可以免费提供,帮助企业快速建立网上平台。

如果说“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微软”还只是个愿景或者梦想,那么ShopEx的“千亿计划”则无疑是迈向梦想的现实之旅,如果“千亿计划”能够顺利实现,它所产生的新闻的爆破效应和商业的聚集效应都是难以估量的,到那个时候,就不是ShopEx去寻找客户的问题,而是中小企业会追着ShopEx要求提供服务的问题了。毕竟,我们现在看到的还更多的是类似淘宝网这样的第三方平台上的中小卖家,略微上规模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在以独立网店为平台的电子商务领域还大多处于按兵不动的状态。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商派(ShopEx)提出了“五项赋能理论”,认为一个能够提供全方位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企业,必须具备为客户的电子商务事业赋予“五项核心能力”的能力:首先,能够为企业寻找或匹配出合适的业务策略,从战略上做“正确的事”。其次能够确保所搭建的网店具有舒适的购物体验。第三帮企业获得更多的用户,以及为企业留住用户给予持续的支撑。第四要具有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能力。第五解决企业非常现实的供应链和产品管理的能力。在杨伟庆看来,上海商派(ShopEx)所提出的“五项赋能理论”,是其服务数十万家企业经验的积累和对整个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总结,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能够真正满足中国企业电子商务之旅的理论准则。但是遗憾的是,国内大部分软件企业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商并不能够全部给予广大传统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五项核心能力”。

电子商务进入黄金时期

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究竟有多大?也许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按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的话,将来不存在电子商务企业,因为所有的企业都有电子商务部分。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规模有多大,将来电子商务的规模就有可能有多大。

当然,电子商务的规模和发展,与一个国家的政策导向和一些先走一步的企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是息息相关的。在政策面上,于2007年度发布的《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机遇期,电子商务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正在突破国家和地区局限,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必然选择。

在企业层面,“标杆”企业们亦对中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预期。百度高级副总裁沈浩瑜认为,2009年可能是电子商务大发展的时期。他觉得在B2C这一类电子商务发展会非常迅猛,因为在当前情况下,无论是在支付上,还是在物流上,很多方面都已经具备电子商务大发展的基础。而腾讯当家人马化腾则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他认为,未来3年将是网络大发展的宝贵三年黄金时间,三年后,网民数将会突破5亿。在此市场一片“做多”的声浪中,ShopEx适时启动“千亿计划”,看来是踩准了鼓点。

属于企业的电子商务的时代已经来临。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而言,谁能够尽早地觉醒,有电子商务意识,谁就可能最快地占有先机和商机。根据国外一份权威调查,企业在获得同等收益的情况下,对网络营销投入是传统营销投入的1/10,而信息到达速度却是传统营销的58倍。

对于企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的形式无非有两种,一是借助淘宝、拍拍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这类平台的商户以个体从业者、中小卖家为主,寄生效应明显。另一种是建立独立网店的形式进行操作,独立网店的用户群以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为主,这种电子商务形式有独立的域名,品牌形象好,建店自主性强、可自由发挥潜力大,而且能够完全掌控用户。上海商派(ShopEx)为例,该公司已经拥有辅佐上百家企业成功实现了电子商务亿元级销售额的案例,比如麦包包、绿森数码、悠品购物等。ShopEx系列软件可以确保与企业的需求同步协作,从简单的网络建店模板的免费下载,到企业B2B级的应用分销王的推出,再到根据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需求,推出了订单处理引擎帮助企业提升效率。而且,ShopEx还与淘宝、百度、新浪、大拿网、易购网等网络进行联盟,帮助企业实现全网营销,提升获得用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