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沙场宋吴玠
一直以为翻阅史书是一种替古人担忧的过程;或者莫名其妙的去仇恨一个一两千年前的所谓的龌龊者,或是毫无价值的去喜爱一个两千年前的所谓的公正不阿者。这简直是没有办法舍弃的事情,因为最怪当初你自己要像一只水蛭吸附在历史书上面。
大约读《宋史纪事本末.吴玠兄弟保蜀》就是这样的感受。我不知道别人读史书是怎样的情况,是不是拿起书就从头到尾细细像女人缝衣服那样一处不错过,反正很多时候我不是这样,我总是喜欢在史书中挑出我所喜欢的、我所需要的,当然最好那些史事就是本地、本区域所曾出现过的。宋将吴玠就是这样,他曾经在石泉饶风关抗金大战六昼夜。
吴玠、吴璘兄弟生于北宋末年陇干县水洛城(今庄浪县),是南宋与韩世忠、岳飞齐名的最杰出的抗金英雄,在西北战场上驰骋四十余载,创造了和尚原、饶风关、仙人关等抗金史上最辉煌的战例,为保卫南宋政权、造福百姓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高宗绍兴元年(1131)6月,宋川陕宣抚处置军使张浚任命吴玠为陕西诸路军都统制,并派刘子羽驻守河池(徽县),协助吴玠调遣各路军马。绍兴二年(1132),金兵大举进犯仙人关,吴在虞关穆平置关,大败金兵。后人为纪念这次胜利,将该地改名杀金坪。绍兴三年(1133),宋分陕西秦凤路到洋州(陕西洋县)之地为吴玠统辖,吴玠仍率军屯守仙人关,6月,吴玠驻守河池。绍兴四年(1134)2月,金大将兀术率兵经两当进犯仙人关,3月,吴玠率杨政、吴璘、田喜等与兀术大军在仙人关激战7天,金兵惨败,吴玠率兵追杀至河池收兵。绍兴九年(1139)正月,宋与金人议和,奖赏将士,赦免天下。吴玠被授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6月,吴玠在仙人关病逝,享年47岁,被赠少师,谥号武安,后追封为涪王。
有人认为吴玠是宋朝与岳飞齐名甚至超过他的将军。看过历史书,确有此种感受。吴玠显然是个不喜好自我宣传的人,尽管他身上同岳飞一样有许多传奇的经历和故事。当时宋金作战的主战场有两个。一个是江淮战场,一个是川陕战场。我们所熟悉的岳飞、韩世忠等名将都是在江淮战场作战的。而在另外一个川陕战场苦战的将领却鲜为人知。
史书记吴玠事迹,有吴玠的言语最为动人。其一:玠曰:“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就在岳飞等人在淮东作战时,亲赴陕西督军的枢密使张浚,为减轻金军对大本营的进攻压力,组织五路陕军二十余万反攻,金急调时在淮西的金兀术两万精骑兼程入援,会同其它金军约六万余人,在富平与宋军决战。在这一战中,张浚与宋军前敌总指挥犯了许多战术上的错误,首先是张浚没有接受趁金军尚未会合,各个击破的建议,认为兵力居优,在金帅假作示弱时,以为金军畏战而致轻敌;其次是宋军前敌总指挥刘锡以为前临苇泽泥沼,金军战术优势的重装骑兵“拐子马”和轻骑兵都不能发挥作用,却不想金军用草袋装土,在苇泽中垫出一条道路,突然向宋军发起进攻,宋军惊慌失措,失去统一指挥,全线崩溃,富平会战彻底告败,四川危在旦夕。
而若四川一失,则云、贵不保,金必沿长江顺流直下江浙,威胁南宋京城。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时任秦凤路副总管兼知凤翔府事的吴玠,在众将纷纷避敌收缩之际,却招收败亡散卒数千人,与其弟吴麟逆敌而进,在今宝鸡西南和尚原上,立栅设寨,紧紧扼控住风翔金军进攻四川的通道。
“玠收散卒保散关东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或谓玠宜退守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玠曰:‘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玠在原上,凤翔民感其遗惠,相与夜输刍粟助之。玠偿以银帛,民益喜,输者益多。金人怒,伏兵渭河邀杀之,且令保伍连坐;民冒禁如故,数年然后止。”
其二,玠曰;“关外,蜀之门户,不可轻弃。”
汉中是保卫四川的前沿阵地,欲取四川者,必先取汉中;反之,欲保四川者,也必保汉中。和尚原在汉中正前方垂直距离约一百六十公里处,吴玠之所以要坚守和尚原,就因为对面的凤翔府城,原是他的职守本司。而他们在此坚守,帅府竟无人知道,以至于部下中的一些不坚定者,甚至合谋把他们兄弟劫往金营献功。史载:“始,金人之入也,玠与璘以散卒数千驻原上,朝问隔绝,人无固志。有谋劫玠兄弟北去者,玠知之,召诸将歃血盟,勉以忠义。将士皆感泣,愿为用。”
“绍兴元年,金将没立自凤翔,别将乌鲁折合自阶、成出散关,约日会和尚原。乌鲁折合先期至,阵北山索战,玠命诸将坚阵待之,更战迭休。山谷路狭多石,马不能行,金人舍马步战,大败,移砦黄牛,会大风雨雹,遂遁去。没立方攻箭筈关,玠复遣将击退之,两军终不得合。”
“金人自起海角,狃常胜,及与玠战辄北,愤甚,谋必取玠。娄宿死,兀术会诸道兵十余万,造浮梁跨渭,自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夹涧与官军拒。十月,攻和尚原。玠命诸将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号‘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敌稍却,则以奇兵旁击,绝其粮道。度其困且走,设伏于神坌以待。金兵至,伏发,众大乱。纵兵夜击,大败之。兀术中流矢,仅以身免。张浚承制以玠为镇西军节度使,璘为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兀术既败,遂自河东归燕山;复以撒离喝为陕西经略使,屯凤翔,与玠相持。”
这是金兀术自高宗三年十万大军被韩世忠截杀黄天荡侥幸逃逸后的又一次全面惨败。
其三;“大军远来,聊用止喝。”
南宋“三年(1133)春正月乙丑,金人陷金州。......撤离喝自商於直捣上津,攻金州,王彦以三千人迎敌而败,焚积聚,退保石泉,撤离喝遂乘胜而进。二月辛卯,王彦引兵会吴玠於饶风关。金人长驱趋洋、汉,刘子羽闻王彦败,亟命田晟守饶风关,而遣人召吴玠入援。玠自河池,日夜驰三百里,至绕风。以黄柑遗敌,曰:“大军远来,聊用止喝。”撤离喝大惊,以杖击地曰:“尔来何速也!”饶风关地形险要,此关在现石泉县饶峰镇境内,为山脊隘口,从沟下上关约百余米,坡势险峻。隘口东西向,南北各有山头。隘口长约百米,宽约二、三十米,顶部略平,易守难攻。吴玠在此抗金,滚木擂石激战六昼夜,金人攻关不能奏效,后因小校叛宋投金,导以祖溪间道,绕至关口,吴玠才被迫撤退。
史评;“玠用兵本孙、吴,务远略,不求近小利,故能保必胜。御下严而有恩,虽身为大将,卒伍最下者得以情达,故士乐为之死。选用将佐,视劳能为高下先后,不以亲故权贵扰之。自富平之败,金人专意图蜀,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故西人思之,立祠以祀。”
后人在石泉饶风关上也立有大石碑:“宋将吴玠抗金即此。”
驰骋沙场宋吴玠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