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面板产业提速 夏普等日本原装面板牌还能打多久?


消费者的困惑

  在南京新街口某家电连锁卖场,一位王姓消费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厂家的宣传越来越雾里看花了,日本原装液晶面板到底有什么好处?咱普通老百姓哪儿搞得清楚。”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促销员对日本原装液晶面板的解释时,该名王姓顾客无奈的表示:“那促销员只是说,日本的,原装的,就是质量好、性能好的。到底好在哪儿,他也没给俺说清楚。”

  于是记者来到某日资品牌专区,看到几乎每台样机的介绍资料上都写有“日本原装液晶面板”的字样。该品牌促销员则对记者表示:“日本原装液晶面板就是我们最大的卖点,老百姓都信这个。”当记者追问是否日本原装就意味着质量好、性能好而其他屏则稍逊一筹时,该名促销员肯定地表示:“这是绝对的!我们的原装面板就是比台湾屏、韩国屏、国产屏质量好!”但是,当记者询问有没有具体的对比检测证明时,该名促销员则警惕性极高的转身而去。

   事实上,早在200611月,有关《夏普“台湾屏”冒充“日本原装屏”》、《原装屏还是台湾屏,夏普公司怠于告知》的报道即见诸于报纸、网络。姑且不论夏普公司是否存在以低成本“台湾屏”冒充“夏普屏”的事实。单纯就台湾屏是否就比夏普屏(日本原装)质量差、性能差而言,还是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成本的高低等问题而言,据记者了解,有着诸如王先生困惑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记者在该家电连锁巨头南京新街口卖场彩电销售区走访时发现,“原装牌”并非夏普一家独打,LG电视专区 “韩国原装液晶面板”、松下专区“日本原装等离子面板”、东芝专区“日本原装液晶面板”的宣传,也显得极为醒目。不过,在三星专区记者只看到既“采用三星**面板”字样,原装、国别的字样则未看到。同时,在创维、康佳、TCL、海尔、飞利浦等品牌专区,记者也未“搜索”到有关“*国原装”的面板身份描述。

  一位国产彩电品牌的促销员告诉记者:“个别外资品牌狂打原装牌,无非是那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思想作祟,误导消费者认为外国原装的就比国产好,国产彩电就比外资品牌差。”

原装面板之谜

  百度百科“原装”词条的解释是:所谓原装,就是指一件产品,或者事物,是原厂生产,性能各方面都比较好!显然此解释并不符合跨地区、跨国家制造巨头“质量无国界”、“质量无差别”的质量准则。不过该词条给出的辅助性解释:比如手机,原装机是指原厂生产,之后没有因任何原因拆机,修理过,功能完好的手机,则相对科学的多了。基于上述界定,山寨版手机只要未经过拆修,功能完好完全可以称之为“原装机”。

   也就是说,原装并不是就产品的质量而言,而是对产品状态的一种界定。返修机、次品机、二手机显然不能称之为原装机;而正品机再冠以“原装”的称号,则显得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大打原装牌的彩电厂商不至于出现“返修屏”冒充“正品屏”欺诈行为,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想当然的认为“原装”就是质量好,性能好。

  不过在“原装”前面加上某某国的字样,则似乎给人一种某某国的产品质量就是比“Made In China”好的强烈暗示。

  70前后的人们对于80年代~90年代初期家用电器广告中频频出现的“日本原装进口”、“美国原装进口”以及“**国原装进口”的印象恐将终生难忘,同时也应该对外资家电在国内设厂之后, ToshibaToshiba!东芝”广告歌之后所出现的那一行字幕“质量无国界”印象深刻。

  一位家电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30年前,日本原装进口对于我们和我们的上一代而言,既意味着一种技不如人的挫折感,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国货当自强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30年后的今天,尽管我国家电工业与日韩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仅限于市场规模而绝非产品质量;尽管我们在全球市场上打造Made In China‘低价格、高质量’的品牌形象,尚须上下求索。但是,我们应该告诉80后、90后乃至2010后的事实是:国货正自强!中国制造正在世界上雄起!”他情绪略显激动地说。

面板产业提速

  最近,随着三星电子、LG电子相继参入中国大陆液晶面板8代线投资竞赛的消息公布,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国产化进程大幅提速。

  资料显示,三年而后,三星电子、夏普、LGDispaly、龙腾光电、京东方以及广新光电等68代面板生产工厂;莱宝高科2.5代线、信利半导体2.5代线、京东方5代、4.5代线、上海天马4.5代线、武汉天马4.5代线、上广电5代线、深超光电5代线、以及京东方合肥6代线、龙腾光电7.5代线、龙飞光电8.5代线等在产、在建的液晶面板工厂,将组成从2.5~8.5代的立体化液晶面板产业集群。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到2011年之后,中国也将成为最大的液晶面板需求国和仅次于韩国、日本的第三大面板生产国。届时,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依赖进口的局面将沦为历史,而面板出口将彻底摆脱目前“小打小闹”的格局,“出现一个幅度非常大的跨越”。

尽管有消息称,三年后,大陆液晶面板市场或将难免产能过剩之虞。但是,该人士表示:“我们更应该清楚,中国是世界工厂的市场,世界工厂的市场是世界。”

原装牌的末日

  “尽管现在讨论液晶面板某某国原装牌的末日话题,显得有点为时尚早。但是,原装牌距离其末日渐行渐进则是不争的事实。”该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他进一步表示,事实上大陆市场上任何彩电厂商的任何整机产品,均是通过质量检测的合格产品。不同品牌、不同产品间的质量差异早已超越外资或国产的比较范畴,两者之间的区别也仅仅在于品牌、成本以及市场营销策略。而近年来国产品牌份额远远超过合资品牌,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国产品牌质量可靠、性价比优势突出的事实。

好的产品会说话。国产彩电品牌质量口碑传播的直接效应是国内市场份额的提升,而间接的效应则是对中国制造的正名!目前,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TCL、创维、海信等国产品牌巨头在全球市场上的出口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远远小于其国外同行。从CPSC等召回公告来看,“中国彩电”在全球市场上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已经不再表现在产品质量方面,而是在全球市场上起步晚、节奏慢、海外营销人才匮乏的时间性和操作性问题。

面板市场方面的表现,同样存在类似彩电整机的问题。但是,随着产业规模和生产水平的提升,中国彩电业面板供应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面板之痛”将不复存在;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进口关税成本,中国彩电业整机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生产成本优势还将进一步凸显。因此,面板产业的提速,已经不仅仅是供应链优化的简单问题,而是上游带动下游,帮助中国彩电业打赢“世界大战”的产业协同问题。

该名业内人士称:“随着夏普等外资面板巨头大陆工厂的投产,外资面板国产化进程的加速,那些狂打某国原装面板的彩电厂商,势必面临承认还是否定‘质量有国界’、‘内外有差别’,是否涉嫌国别歧视还是坚持“同一品牌质量如一”准则的两难选择。”

他说:“当然,目前来看某国原装面板作为产品卖点,还是有一定市场。不过随着媒体、公众认识程度的提升,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

“在外资面板国产化之后,这种变化将是根本性的。毕竟在质量无差别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哪一位顾客再愿意接受买一台彩电,帮日本缴纳5%左右面板出口税以及20%左右产品所得税,‘花冤枉钱’的事实。”这位业内分析人士说。“那么,某国原装面板牌的末日也就为时不远了。”

新闻链接:

8月日本面板出口量小库存多

   日本经济产业省23日公布的生产动态统计显示:8月份日本电子工业产值同比下降22.7%,减少到11016.68亿日元;1-8月份则同比下降34.4%,减少到84385.89亿日元。

   其中,8月份等离子电视产量同比增长28.5%,增加到11.95万台;产值同比增长10.5%,增加到126.39亿日元。1-8月份产量同比下降6.5%,减少到69.68万台;产值同比下降18%,减少到802.29亿日元。

   8月份液晶电视产量同比增长31.7%,增加到73.57万台;产值同比下降2.8%,减少到586.36亿日元。1-8月份产量同比微增0.4个百分点,增加到531.38万台;产值则同比大幅下降18.7%,减少到4517.23亿日元。

另外,液晶显示类(含模组、显示器、面板)产值8月份同比下降30.2%,减少到1173.71亿日元;1-8月份则同比下降38.6%,减少到7764.56亿日元;8月份液晶模组产量同比下降13.4%,减少到251.3个;产值同比下降43.5%,减少到17.96亿日元;1-8月份液晶模组产量同比下降48.9%,减少到1579.1万个,产值则同比下降61.6%,减少到126.93亿日元;8月份液晶显示器产量同比下降43.8%,减少到224.3万个;产值则同比下降42.4%,减少到12.54亿日元;1-8月份产量同比下降56.7%,减少到1524.7万个;产值则同比下降55.5%,减少到833.1亿日元。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从日本液晶电视、液晶显示产品8月份和1-8月份的产量对比分析来看,整机产量上升而面板等产量下降的现象,说明日本面板产业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停产裁员,开工不足的情况仍在持续,整机产业消化前期过剩产能、剩余库存的情况还很突出。

该名业内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液晶面板产品出口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出口的是前期库存产品,中国等市场成为其消化库存的一种辅助方式;第二,由于日本国内整机产量的增长,日本国内面板工厂可供出口的液晶面板数量也将极为有限。因此,日本原装液晶面板的说法一方面避免不了“李代桃僵”的嫌疑,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大原装牌的个别液晶彩电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极小,生存状况非常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