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胜阳春,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九重阳胜阳春,每逢佳节倍思亲

   农历二零零九年九月初九 农历己丑牛年。老皇历为甲戌月,甲辰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源出《易经》,该书称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在古代,人们把这这一天称为长寿节,也有称“登高节”。在重阳这天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还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还有高寿的意思,金秋季节,因为秋高气爽,气候怡人,适合人们参与各类活动,有益于修身养性。所以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李白在《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有:“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李白还有有《九月十日即事》诗云:“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杜甫有《九日》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云:“明年会此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边塞诗人岑参在行军途中,适逢重阳节,诗人仍想到要去登高,怀念那故园的菊花:“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重阳登高插茱萸的风俗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图:

易经〉〉中把定为阴数,把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1989年,国家将重阳定为“老人节”。

 

  千年银杏

    在嵩县龙池蔓白河乡云岩寺遗址上,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蔚为壮观的唐代千年古银杏林。

2004年8月14日拍摄的嵩县龙池蔓千年银杏树,当时曾建议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和世界文化遗产:

龙池蔓上寺村有相似情人缠绵的银杏树,千年与共,生死相依,永不分离::

   

    白河乡现存5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413棵,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237棵,古银杏树群落集中在云岩寺、五马寺两处。最大的一棵古树树龄1359年,树高36米,树围达7.5米,遮荫680平方米。其中雌雄同株1株,黑银杏4株,甜银杏1株。这些千年银杏树高大挺拔,蔚然成林,姿态优美,叶形优雅,实属国内外罕见,构成了一处独特的古生物奇观,具有极大的科研、观赏价值。其中云岩寺67株千年银杏古树,2007年7月以“古寺庙内千年银杏树最多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银杏属冰川季孑遗物种,被誉为“植物活化石”。《本草纲目》记载银杏有“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浊、消毒、杀虫”的作用,有止咳润肺、益气降压、美容养颜、治疗妇科疾病等功效。银杏树是著名的长寿树种,生命力顽强,在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治虫害、调节气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漫步千年银杏林中,春来枝发新叶,绿嫩如洗;夏至枝繁叶茂,浓荫匝地;金秋硕果累累,黄叶醉人;隆冬虬枝插天,横柯交错,使游人来客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白河的“千年银杏林”以独特的风姿,为伏牛山旅游增添了瑰奇的魅力,为爱好自然山水的人们奉献出了一道视觉的盛宴。

 白河地上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地上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林果、中药材、食用菌、土特产等。

原始森林中的天然木耳:

原始森林中的大闺女菜,非常稀少,不仅好吃,据说美容效果也很好:

  

    龙池蔓海拔二千二百多米以上,需穿越原始森林,山道崎岖严峻。如果没有当地向导带路,登顶非常费时、费力、困难。

一夫当关:

    2004年8月,我曾到龙池蔓考察,晚上下山,穿原始森林时已是晚上11点多,手电、手机电已耗尽,四周漆黑,沿着悬崖边走,只闻山溪水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摔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此时决意停止下山,待天明再下山。忽然间,有人打手电灯光从山下上来,原来是向导的夫人见我们半夜尚在山上,,独自一人来接我们了。一个妇道人家,独自一人上原始森林接人,其胆量与热心令人佩服感动。第二天,我特意给向导夫妇在他们家门前的银杏树旁拍了一张照片,后来寄去,也不知收到没有?

洛阳嵩县白河龙池蔓上寺村热心的向导夫妇:

龙池蔓山顶的迎客松:

龙池蔓山顶古人加工粮食的石臼:

龙池蔓二千二百多米山顶的石屋:

龙池蔓山顶守护神龍王的塑像:

  石船旅游:

石船母女:

石船旅游

   2004年8月14日,在上寺村拍摄的一块花岗岩巨石,外形特别像青蛙,又有点像企鹅,雄浑壮观,其背上的人(石蛙背的白点)衬托出该石蛙的巨大。 

龙池曼石青蛙原图,约数层楼高的独块花岗岩石,竟然相似巨大的青蛙

从远处拍石青蛙:

 该幅巨石青蛙图片已作为文化专题邮票,于2005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发,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万国权、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文化部原部长高占祥、原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柴泽民等出席

洛阳嵩县白河龙池蔓巨石青蛙专题邮票:

龙池曼石青蛙原图,约数层楼高的独块花岗岩石,竟然相似巨大的青蛙

:

05.9.30人民大会堂当代中华名家专题邮票首发,

布赫、万国权参加邮票首发:

 

当代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中国当代摄影家翟智高的艺术

 人民大会堂邮票首发会场:

 

人民大会堂九鹤图,祝朋友们安康幸福,祝各位家中的老人鹤龄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