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调低千余药品零售价格,这是医改新政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实施起来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防止因此产生的药品价格与质量同步下降。药品生产企业如果降低产品的有效成份含量,是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的。比如中成药生产厂家,如果把原料草药用量减少,药效降低,但从检测上,还是有一定难度。
二是药品零售价格得不到彻底贯彻。在大中型城市,由于信息畅通,竞争充分,降低药品零售价格容易落实。但在最需要落实该政策的农村与偏远点的郊区乡镇,这个政策往往是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的。一方面人们不熟悉药品的指导价格;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人们无法核实某药品的真实指导价格;三方面有病乱投医,没有谁较真为几元钱而特地跑到大中城市去买这个药吧?这就造成政策难以落实的死角。
在目前多数乡镇卫生院、诊所、药品零售大多还是私人经营的情况下,价格难以做到明码标价。出于多数老百姓对医生的敬畏,价格欺诈现象就有了存在的基础,这类事例并不少见,而且受欺诈的群体,正是最应该到医改新政策照顾的弱势群体。政策出台,首先应该考虑其可操作性,能否真正大范围内惠及百姓,能否落到实处。
如何规范医疗诊所与医药零售市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医疗诊所与医药零售市场,加强监督管理,这才是医改政策落实的重点难点。
医改降药价,百姓盼落实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