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会碰到失败和挫折。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他们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能力有限,经历和经验缺乏,更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有时,在成人看来是很微小的一次失败,对于孩子来说,则可能是一次不小的危机。因为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孩子可能会不知所措,失望退缩,而这种退缩行为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不及时消除这种行为障碍,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缺乏进取心,影响他们日后的交往以及心理健康发展。
以下是发生在幼儿园里游戏活动中的几个小事例:
例 一:在户外做“老鹰捉小鸡”游戏时,教师请幼儿来做老鹰或者带头的母鸡时,有少数幼儿有意回避老师,不愿做带头人,在游戏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例 二:大多数幼儿都在垫子上翻跟头,在这个体育游戏中,成成死活不肯翻,小脸憋得通红,差点哭出来。
其实,从这些事例中,分析一下原因,有几个方面:
(1)这些幼儿胆小内向,依赖性较强,在众目睽睽之下,因胆怯而产生了退缩行为。
(2)幼儿没有这种翻跟头的经验,一时会产生害怕心理。
针对幼儿的退缩行为,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引导:
一、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发地与空间,材料,相互作用的情景性活动。所以,游戏环境就成了影响幼儿游戏行为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取决于教师创设的环境。如在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中,教师先增加一些背景布置,再加上一个动听的故事就把幼儿们的兴趣引到游戏中来。在如此轻松的气氛中,那些胆怯的幼儿也会渐渐放松起来,加入到游戏中去。
二、针对个别差异,鼓励幼儿参加游戏;在体育游戏中,幼儿的个体差异明显地体现在动作发展上。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好,在游戏中能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差,在同样的活动中却常遭失败。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自己能力太差而失去参加的信心。例如,在翻跟头这个体育游戏中,我们再加入情景设计,配上优美的音乐。一只小熊摇摇摆摆地到外婆家去,走过小桥,来到草地,看到绿茵茵的草地,忍不住翻了一个跟头。动作发展好的幼儿很轻松地就翻了一个跟头,而动作发展差的幼儿,这时有点畏惧不前了,但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上老师的鼓励,就开始尝试翻跟头。实在不行的话,就学小熊打个滚,渐渐地,幼儿们放松了,主动地参加游戏了。同时,我们有意识地在重复游戏时,逐步提高幼儿的动作水平,当幼儿发现自己的动作水平提高了,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就会逐步减少退缩行为。
三、紧密配合,帮助幼儿消除退缩行为。俗话说得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确实,父母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有的父母溺爱孩子,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那么,他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思想。遇到困难就退缩。有的父母平时很少出去活动,那么他的孩子也会缩手缩脚。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带领幼儿多出去参加活动,支持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培养开朗的性格。并且对于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共同找出引起退缩行为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幼儿消除退缩行为。
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束赞许的目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爱是博大的,让我们真诚地去关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有退缩行为的孩子,他们更需要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