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陈琳推向绝望的深渊?!


陈琳:你的离去我永远不懂

                                       江小鱼:文

    这09年10月的最后一天,这万圣节的前夕,空气中充满太多令人不安的气息。
    先是天气突然大降温了,驱车去工体附近的机房剪我的电影,工体周围全是球迷,包括民警、防暴武警和保安。剪片子的时候竟然前所未有的停电了,整个小区的居民焦躁而愤懑地聚集在楼下,不远处是国安球迷的狂热、兴奋的欢呼声,我的手机新闻里显示98岁的钱学森走了,63岁的周济被免了……
    手机新闻还说:深圳一个小三日前写下遗书跳楼了,刘晓庆在香港度过她的58岁生日。于是我联想起今天还是蒋中正先生的诞辰日,亦是好友沈永革的生日,07年之前的这一天他如在北京总会约上一堆朋友在某家著名的KTV相聚,人群中必定有日本人和台湾人,当然也少不了陈琳。


    正在停电的机房边看手机边想这类事的时候,手机开始不断地响起,有熟人,也有媒体,全是为了证实一件事:陈琳今天凌晨跳楼自杀身亡了,这事是不是真的?!
    这让黑暗中端坐着的我极端惊悚!
    赶紧打陈琳电话,已关机,又打给沈永革,电话不在服务区。
    手忙脚乱地打给几个共同的熟人,信息混乱,有说证实了,有说不确定的。那时,我只希望这又是类似“白岩松跳楼”一样的“被新闻”。
    在寒风中刚到家,消息终于被不幸证实了,尽管原因不详。
    陈琳的生命终结在她39岁的这个寒冷的初冬。
    据描述称“陈琳戴着口罩,脖子有伤,穿着整齐,尸体落在草坪上”。


    对于陈琳的去因,网上众声喧嚣,猜测如迷津。在局外人眼中,无外乎事业低迷、婚姻不顺、感情纠结诸种。
    对于今夏新婚的陈琳而言,本应有一个新的开始,却不曾想她竟以此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决绝自已的痴情和固守,此种悲情让人内心惶然,一向开朗的她冲动地选择轻生,是怎样化不开的纠结让她抵达绝望的深渊?并且选择在沈的生日这天,是偶合,还是命定?!
    这么冷的天,陈琳满怀着怎样的爱恨、愤懑和绝望纵身一跃!你的离去我们已永远不懂!!即使事实真相大白,这曾鲜活燃烧过的美丽生命亦无法被唤回,谁能为死者要回这绝望的清白?


    认识陈琳不觉有12年了,其间参与策划了她的4张专辑的工作,应该是给她写过专辑文案和乐评最多的人,还和李静一起主持了专辑《不想骗自己》的新闻发布会。最难忘的是参与创意并策划陈琳成为中国首位明星环保使者,并为保护藏羚羊而驾车横穿青藏高原之旅,那也是她个人音乐生涯的成功转型之旅。
    陈琳生前乐观开朗,在一起聊天聚会时,特别喜欢和我交流各种最新段子,此刻眼前浮现的依然是她听完段子哈哈大笑的开心神情。
    我的书桌上还摆放着她从德国给我带回来的一块柏林墙的石头。

 

    基督教伦理学者史密兹说:自杀,其实是人类心中非常矛盾的情结。自杀是人在经历不可超越的障碍或痛苦时所选择的不得已行为,自杀所代表的也是人类最深的挫败和软弱。
    生命是神圣的,因为生命来自于造物主的创造。《传道书》说“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按照圣经对生命的观念,人类应该极力去保护上帝所赐的生命,不能轻易的毁坏它。但从实际的状况而言,通常自杀者必然是经过一番思考与挣扎的天人交战后,才做出的行动。因此,对自杀者,我们应该是怜悯,而不是斥责。
    自杀的动机与类型包括殉道型、绝望型、逃避型和精神官能症型。
    陈琳当属绝望和逃避型。当一个人无法面对痛苦,找不到任何足以支持自己再活下去的理由时,选择终结自己认为无意义与价值的生命时,称之为绝望型的自杀。
    绝望和逃避型的自杀,乃是一种悲剧。一个人之所以用自杀来面对自己的软弱,一定有说不出来的痛苦,与无法超越的困境。就好像一个落水的人,在绝望中若是有一根草可以抓,他一定会尽力去抓的。
    自杀并非是由单一因素所造成的社会现象,不但有社会因素,还有个人心理因素与病理因素。《希伯来书》10:32-34鼓励我们,要陪伴那些在大争战中遭受各样苦难的人,度过他们人生中的苦难期。要体恤这样的人,当他们在捆锁、患难当中,用最大的支持,陪伴他们勇敢的走过大争战,帮助他们接纳人生的起伏与喜怒哀乐,不要让自杀变成无奈甚至是最为可悲的选择!

 

    同样也是以自杀了断生命的三毛曾说:“生命真是美丽,让我们珍爱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可是她和后来者陈琳都令人惋叹地放弃了明天。
    今晚,望京的朋友告诉我说那儿下雪了,听着陈琳专辑《不想骗自己》中的歌曲《满天风雪》,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无路可退的悬崖,我静下心来看着海 
    地平线远方变阴霾,大雨就要来 
    满天的风雪,这是你所造成的季节 
    满天的风雪,在凋谢 
    满天的风雪,我是最后离开的蝴蝶 
    已经没有栖息的叶 
    在城市边缘的地带,感觉我自己像尘埃 
    街道两旁摇晃的招牌,风沙就要来 
    你给的承诺被掩盖 
    看不到你说的未来,你已经被我所淘汰 
    满天的风雪,这是你不了解的世界 
    满天的风雪,在离别……


                                               2009年10月31日夜

 

附录:
和阳光同行
----歌手陈琳驾车横穿青藏高原之旅文案


                               江小鱼

 

    从清晨起程,这注定是一次和阳光同行的梦幻之旅。
    灵魂如风,在雅鲁藏布流经的地方,会有一扇向所有人都敞开的门,如过往群峰不闭的眼睛,瞻望岁月,千年沧桑,看着一个美丽而虔诚的女歌者,驾车横穿青藏高原,一路风尘仆仆,只为感受生命、自然和爱。
    在神山的启示和加持中,它欣然给予的一瞥成为无限。
    这个在长江流过的地方长大的女子,这个叫做陈琳的歌者,她柔软的梦境有着无数次溯流而上的精神之旅。
    她渴望寻觅长江的源头,她知道青藏高原是地球人类的摇篮,那些原始的智慧、永远的自然图腾,在永无止息的岁月之流中,有着超越苦难的命运之大美。
    无论生死流转与时代变迁,没有亲历的便无法感受。
    曾在都市丛林中迷茫和徘徊过的陈琳,顿悟到生命前所未有的可贵。
    当她能够再次自信地歌唱时,赞美不再迟疑,心绪变得宁静,她义无反顾地将爱心做为自身歌唱和行动的永恒主题。
    尚未开始,如何回望?流水、风息、足迹、车辙、羚羊和狼群。
    沉默的壮丽,在以往的岁月时日中,化做永恒的轮回。
    不管陈琳和我们怎样渐渐成为歌声中的远影,但那些聆听的人,那些在路上的人会说------
    看哪,他们爱过,他们走过,他们停留过,他们行动过。

                                                                200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