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又一力作----《春运不差钱》?(2009-09-25 07:44:20)
胡伟新 原创 | 2009-9-25 8:08
2009年春节铁路运输的一票难求最终惊动了胡锦涛主席,本山大哥的力作《不差钱》轰动了小品市场,笔者曾经就春节火车票问题跟赵本山大哥在博客交流,本山大哥十分赞成,本山大哥是策划和创意的高手,但是解决火车票问题同样需要创意和决心,同时又要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更需要全国各方面的配合和重视,因为他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社会效率的事情,所以本人一再坚持希望引起国人理解和行动。目的是2010年不再出现火车票来给胡主席增加压力,给全国人民带来不公平感,给贫困人带来焦虑和人命代价。
:从1月18日开始,2008年全国铁路春运全面启动。这就意味着,今年铁路春运由节前15天调整为节前21天,节后25天,比1月23日开始的全国春运提前6天全面展开。关于火车票实名制的呼声一直非常强烈,王勇平对此表示“不可行”。
他解释了三条理由:
1、首先,买不到票主要是因为运力紧张,实名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2、其次,春运期间客流量大,相当拥挤,而实名制将增加很多麻烦的程序,更加繁琐,在高峰时候不容易疏散,不快捷、便利。
3、第三,实行售票实名制,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打击票贩。但是如果票贩子瞅准了这个“市场”,为了获利,照样有其他渠道炒票。比如制造假身份证、假票据,实名制同样起不了作用。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建议,我们没有考虑实行火车票实名制。”王勇平明确答复。根据近几年春运客流分析和调查预测,今年春运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按原定从1月23日启动算起,将创纪录地达到1.786亿人次,同比增加1368万人次,增长8.3%,增幅接近去年的两倍。昨天王勇平一再强调,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把安全放在首位,坚决防止旅客对流和拥挤踩踏情况发生。王勇平提醒旅客朋友们,掌握好出行时间,尽量避开高峰出行。
两会期间,有许多代表委员建议推出火车票实名制以解决买票难的问题。不过,记者从铁道部了解到,火车票实名制在我国暂不具备推出条件,根据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在今年春运发布会上的解释,当前至少存在三方面的困难。
首先,实行实名制以后,丝毫不能增加运能。春运这个时候,运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运能和运量的矛盾很大,这个时候如果实行实名制,会增加中间环节的工作量。
他举例说,北京西站每天到发的旅客列车280多列,高峰的时候有20万人,北京西站每5分钟就要发一列车出去。一般一列车要有2000名左右的旅客,现在用 30分钟就可以让旅客全部验票上车。如果对每个旅客实行买票、验票都要看身份证的话,每检查一个身份证就算只用2秒钟,2000多人就要再增加将近1个小时,这就会在运能和运量很紧张的环节当中,增加大量的程序性工作。
其次,售票、进站验票的同时再检查身份证,势必会在车站广场、售票大厅、进出口造成严重堵塞,危及旅客的安全。
第三,买票、验票都要看身份证,从旅客方面讲也会不方便。
下面我们对王勇平、张曙光的三条解释逐一剖析:
1、为什么现在的铁道部官员总是要说实行实名制不会增加运输能力?
到底会不会增加呢?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增加多少。因为生产力的三要素中,除生产者、生产工具之外,如何配置各生产要素资源才是决定生产力的根本,而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完全取决于所掌握的生产资源的信息化水平,要做到铁道部和乘客的事前就互动,只有做到两个尽可能:
(1)、铁道部尽可能提早全面准确真实掌握未来的旅客信息并已经货币化(即乘客已经根据电脑提示所剩座位情况提前明确付款),如果已经满载了,铁道部根据未来运输需求增加车皮和座位制定的运输预置方案,如果完全超过铁道部运输的极限运输能力了,就有义务提前通知乘客并将乘客转移到非拥挤的甚至绕远线路。
(2)、全国人民有权利尽可能提早的知道所要经过车站的座位票务和拥挤真实情况,提早采取对策---或公路或水路或自驾车,而不像现在乘客不知道到底哪个车站不可能再有票的真实情况,乘客可以采取的方法只有两个字----死等,
2、焦点和症结:增加运能提高效率方法来自思维方式的转换---------变运客双方的事后互动为运客双方的事前互动!!!!!!!-------要像预告天气预报一样预报乘车拥挤指数。
也就是说,只有与实名制相配套的高度信息化实施方案才会铁路运输能力的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现在的情况是铁道部和乘客互动都是一种事后的互动,在非节假日平时没有实名制也不能迅速掌握旅客动态运能有浪费,虽然对客运资源的浪费也是惊人的,但供需矛盾没有激化但因为买票人不是很多总需求量较低可能出入不大,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一到重大节日问题就来了,现在很多黄牛党一年到头就做中秋、端午、国庆、春节等大型节日,运输中就有许多黄牛党提供了可怕失真的假运输信息,要铁道部如何决策?很显然,如果实行实名制首先使真实乘客的信息真实,同时乘客根据所剩的真实情况提前预定票,这样在还没有开始执行运输任务时运输局就知道了到底有多少人要乘火车,就有时间从容的调度,而不是象现在这样由于没有真实的预订数据只能提前一天等到数据出来后,等到第二天马上来制定调度任务,作出反应通知乘客也来不及了,已经不仅在节假日就是平时旅客也可以更加有效地确切知道整体铁路运行情况和最大运送能力的极限,就可能选择不同时段和选择其他交通工具,不会盲目的等待铁路的运力,而处于运输的另一端是铁道部更加大范围系统根据真实的信息全面合理的调度客运车皮,这样通过运筹学科学调度乘客和铁道部双方事前互动,是完全可以使运输的效力和运力大大增加的。
2、生产工具只是铁道部用电脑,而乘客的电脑没有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乘车号码和密码只有自己知道,预先网上申报自己的乘车计划并预订是完全可以的,有时候在回家或者旅行的路上不是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空车往返行驶吗?那些车辆难道不占用铁轨和车辆吗?不要成本吗?难道铁道部的成本就不用计算吗?我感觉这些铁道部的官员是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或者是电脑盲。中国的铁道没有准确客源信息导致的运力浪费的悲剧啊?何时结束?
其实铁道部官员认为不会增加运力这是一种机械的只从铁路一方而不是从路客双方互动动态跟踪过程考虑的看法,众所周知运力除和铁轨车头有关外,根据运筹学的基本原理,还和运输调度也就是生产要素的综合配置有很大关系,在互联网世道如果不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就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实行实名制人们就可以提前10天甚至30天象飞机票一样提前预定车票,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铁路部门的总体运行计划,而不象现在只能预售三天最多7天加上黄牛党炒票制造更加虚假信息混乱,如果能提前一个月就订票,那铁路部门就可以把很多的空车变成满车,增加了运力。相反如果不实行实名制即使有再多的运力,也会造成运输效力的低下,刘志军部长你想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吗?
3、实名制作用仅仅是为了防止炒票?有哪些好处呢?
难道就不能用互联网的实名制为人们提供订票方便吗?难道就不能利用互联网为铁路部门自己在提前收到旅客的出行计划后提供更加科学的运输调度计划吗?
好处在于:
1、彻底减轻了售票工作的难度和繁杂程度,节约了铁道部的售票和收取现金的成本,在购票之前在卡内充值就可以通过移动联通和电信充值一样,在铁路部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流量,购票充值点或者银行充值-------慢慢不再需要窗口卖票,在全球信息化管理的今天,只有人口众多中国还用手工售票。
2、买票时就自动记录自动网上按照车次里程档次扣款,刷卡下来车次信息传到铁道部的客运车辆调度中心。。
3、由于持卡人的照片和号码的唯一性,不再需要识别假票和炒票者炒票导致他人乘车的可能性,大大减少甚至取消了打击假票、炒票的工作和警力。
4、车票信息绝对透明,百姓没有了不公平感,随时把真实的乘车拥挤程度信息告诉百姓,没有了埋怨,也更加好规划自己的行程。
5、每天如天气预报般报告拥挤指数,象城市交通一样来预报拥挤的路段和车站完全可行,由于可以建立提前预订火车票乘客适当优惠但不得转让的制度,铁路客运部门可以更好的对外及时披露真实的乘车拥挤度指数,当看到客观的拥挤指数信息后,乘车人会提前自动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建立在实时准确的运输信息前提下,总体的客运调度更加高效优化大大提高运输效率,每年节省为维护运输秩序耗费的人力物力。
6、车站管理简单有序。直接刷卡进入候车室,减少了无关人员进入发生刑事案件的机会。上车进入候车室前自动刷卡登记才能进入候车室,通过安全通道上车根本不需要验票(因为没有假票假票不能通过刷卡机)检票(连检票员都省了)。火车站的人流主要是三股----上车乘客流、购票人流、出站人流,购票人流基本消失,上车的刷卡全部进入候车室,没有票的人再也不会到火车站排队,再也不会发生火车站人头涌涌的状况,每年的春运紧张可怕的拥挤现象甚至乘车命案不会再发生。
7、节约了印刷车票的纸张和车票印刷、车票保管运输费。
4、还有一个铁道部官员不愿意公布原因就是:
只有如此恐怖的不透明运输才能给铁路部门提供一次免费宣传自己的广告良机,也才能给票价的上涨带来无限的理由。当然相当一部分是潜行利益的获得者,于是以各种似乎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实行,说到底,也是一种部门权力寻租的本位主义。
5、如果不实行实名制,即使再强大的车皮和铁轨运力也是低效力效率的运转,
因为铁路运输是中国的一个国情,如果没有确实的铁路运输信息,铁道客运部门(货运却不是,是要提早包车皮计划)的是一个事后被动运输部门,没有任何的数据作为提供运力的基础,旅客也没有信息指导,铁路部门也没有运输知道和指导,千军万马同挤一趟车,那又如何使强大的运输能力不会浪费呢?难到铁路就不需要运输成本核算吗?
6:浪费运力的证据:
我们在春节前回家的路上不是看到很多的空车往南边行驶吗?那些车辆难道不占用铁轨和车辆吗?不要成本吗?怪我们我感觉这些铁道部的官员是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或者是电脑盲。中国的铁道悲剧啊?何时结束?
7、还有一说是和航空运输实名制的比较:
认为只有航空运输的安全才需要实名制,其实航空运输实行实名制除了安全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航空的每个座位的成本更高,所以更加需要及时掌握运输的所有数据才能保证航空运输的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也是这些铁路官员可能没有想到也可能是想到但不愿意面对的。
又据报道: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志国15日称,进入元月以后,全国铁路共出动了3万多警力,重点抓受票秩序和售票环境净化,查获了倒票2000多起,抓获票贩子2390多人,缴获车票78200多张。仔细试想如果实行实名制,还需要浪费这么多警力去抓所谓的票贩子呢?况且还有多少票贩子或者半性质票贩子没有落网呢?
结论:现在一个火车票问题要胡主席发话:要开动脑筋,铁道部官员的脑筋开动了,看来不是没有开动,而是走到老的思维路上了,或者被本位主义和既得利益限制了,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么一些的火车票,首先要被仓促的运输计划愚弄一下,然后被票贩子洗劫一下,还有特殊特权人群占用一下,真正到临时应急的百姓手里的又少了,现在的铁道部官员总是说实行实名制不会增加运输能力,其实这是一种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机械唯物主义的看法,众所周知运力除和铁轨车头有关外还和运输调度有很大关系,如果实行就可以提前有准确的数据警告要乘车的人所剩空座的多少,人们就可以提前预定车票,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铁路部门的总体运行计划,而不象现在只能预售三天最多7天加上黄牛党在几个节日都肆意横行(笔者在中秋和国庆同样买高价票,那些铁道部官员以为只有春节才高价是严重的官僚主义),更加混乱,如果能提前一个月就订票,那铁路部门就可以把很多的空车变成满车,增加了运力。
2、生产工具只是铁道部用电脑,而乘客的电脑没有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乘车号码和密码只有自己知道,预先网上申报自己的乘车计划并预订是完全可以的,有时候在回家或者旅行的路上不是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空车往返行驶吗?那些车辆难道不占用铁轨和车辆吗?不要成本吗?难道铁道部的成本就不用计算吗?我感觉这些铁道部的官员是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或者是电脑盲。中国的铁道没有准确客源信息导致的运力浪费的悲剧啊?何时结束?
其实铁道部官员认为不会增加运力这是一种机械的只从铁路一方而不是从路客双方互动动态跟踪过程考虑的看法,众所周知运力除和铁轨车头有关外,根据运筹学的基本原理,还和运输调度也就是生产要素的综合配置有很大关系,在互联网世道如果不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就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实行实名制人们就可以提前10天甚至30天象飞机票一样提前预定车票,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铁路部门的总体运行计划,而不象现在只能预售三天最多7天加上黄牛党炒票制造更加虚假信息混乱,如果能提前一个月就订票,那铁路部门就可以把很多的空车变成满车,增加了运力。相反如果不实行实名制即使有再多的运力,也会造成运输效力的低下,刘志军部长你想过这个简单的问题吗?
3、实名制作用仅仅是为了防止炒票?有哪些好处呢?
1、彻底减轻了售票工作的难度和繁杂程度,节约了铁道部的售票和收取现金的成本,在购票之前在卡内充值就可以通过移动联通和电信充值一样,在铁路部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流量,购票充值点或者银行充值-------慢慢不再需要窗口卖票,在全球信息化管理的今天,只有人口众多中国还用手工售票。
2、买票时就自动记录自动网上按照车次里程档次扣款,刷卡下来车次信息传到铁道部的客运车辆调度中心。。
3、由于持卡人的照片和号码的唯一性,不再需要识别假票和炒票者炒票导致他人乘车的可能性,大大减少甚至取消了打击假票、炒票的工作和警力。
4、车票信息绝对透明,百姓没有了不公平感,随时把真实的乘车拥挤程度信息告诉百姓,没有了埋怨,也更加好规划自己的行程。
5、每天如天气预报般报告拥挤指数,象城市交通一样来预报拥挤的路段和车站完全可行,由于可以建立提前预订火车票乘客适当优惠但不得转让的制度,铁路客运部门可以更好的对外及时披露真实的乘车拥挤度指数,当看到客观的拥挤指数信息后,乘车人会提前自动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建立在实时准确的运输信息前提下,总体的客运调度更加高效优化大大提高运输效率,每年节省为维护运输秩序耗费的人力物力。
6、车站管理简单有序。直接刷卡进入候车室,减少了无关人员进入发生刑事案件的机会。上车进入候车室前自动刷卡登记才能进入候车室,通过安全通道上车根本不需要验票(因为没有假票假票不能通过刷卡机)检票(连检票员都省了)。火车站的人流主要是三股----上车乘客流、购票人流、出站人流,购票人流基本消失,上车的刷卡全部进入候车室,没有票的人再也不会到火车站排队,再也不会发生火车站人头涌涌的状况,每年的春运紧张可怕的拥挤现象甚至乘车命案不会再发生。
7、节约了印刷车票的纸张和车票印刷、车票保管运输费。
4、还有一个铁道部官员不愿意公布原因就是:
5、如果不实行实名制,即使再强大的车皮和铁轨运力也是低效力效率的运转,
因为铁路运输是中国的一个国情,如果没有确实的铁路运输信息,铁道客运部门(货运却不是,是要提早包车皮计划)的是一个事后被动运输部门,没有任何的数据作为提供运力的基础,旅客也没有信息指导,铁路部门也没有运输知道和指导,千军万马同挤一趟车,那又如何使强大的运输能力不会浪费呢?难到铁路就不需要运输成本核算吗?
6:浪费运力的证据:
我们在春节前回家的路上不是看到很多的空车往南边行驶吗?那些车辆难道不占用铁轨和车辆吗?不要成本吗?怪我们我感觉这些铁道部的官员是生活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或者是电脑盲。中国的铁道悲剧啊?何时结束?
7、还有一说是和航空运输实名制的比较:
认为只有航空运输的安全才需要实名制,其实航空运输实行实名制除了安全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航空的每个座位的成本更高,所以更加需要及时掌握运输的所有数据才能保证航空运输的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也是这些铁路官员可能没有想到也可能是想到但不愿意面对的。
又据报道: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志国15日称,进入元月以后,全国铁路共出动了3万多警力,重点抓受票秩序和售票环境净化,查获了倒票2000多起,抓获票贩子2390多人,缴获车票78200多张。仔细试想如果实行实名制,还需要浪费这么多警力去抓所谓的票贩子呢?况且还有多少票贩子或者半性质票贩子没有落网呢?
结论:现在一个火车票问题要胡主席发话:要开动脑筋,铁道部官员的脑筋开动了,看来不是没有开动,而是走到老的思维路上了,或者被本位主义和既得利益限制了,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么一些的火车票,首先要被仓促的运输计划愚弄一下,然后被票贩子洗劫一下,还有特殊特权人群占用一下,真正到临时应急的百姓手里的又少了,现在的铁道部官员总是说实行实名制不会增加运输能力,其实这是一种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机械唯物主义的看法,众所周知运力除和铁轨车头有关外还和运输调度有很大关系,如果实行就可以提前有准确的数据警告要乘车的人所剩空座的多少,人们就可以提前预定车票,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铁路部门的总体运行计划,而不象现在只能预售三天最多7天加上黄牛党在几个节日都肆意横行(笔者在中秋和国庆同样买高价票,那些铁道部官员以为只有春节才高价是严重的官僚主义),更加混乱,如果能提前一个月就订票,那铁路部门就可以把很多的空车变成满车,增加了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