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行“弯道超车”的战略思考


 对实行“弯道超车”的战略思考

魏后凯

 

“弯道超车”是一种赶超战略

最近,湖南省委明确提出要实行“弯道超车”,实施经济赶超,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显然,这是针对当前金融危机提出的一种追赶型发展战略思路,它对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像湖南这样的已经具备一定赶超条件的省份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弯道超车”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且十分危险,因而在交通法规中是严格禁止的。但在竞技赛车中,高水平车手往往会采取“弯道超车”策略取胜。所以,借用竞技赛车中的术语,从经济学角度看,实行“弯道超车”战略,就是利用宏观经济处于逆境或低谷时期增速放慢甚至衰退的机会,后发地区全力加速追赶,最终超过排名靠前的较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现实经济中,这种“弯道超车”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行的。它既具有一定风险,又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要实现这种“弯道超车”,必须具备四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有加速能力。即通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具备了全力加速的条件和能力;二是要适时加速。即在合适的时间全力加速,科学把握好加速的时机和力度;三是要走捷径。即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吸取经验教训,实行捷径赶超;四是要平衡协调。即保持好平衡度和协调度,在全面协调发展中实现科学赶超。

目前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实行“弯道超车”战略,首先必须明确“弯道”的含义。这里所指的“弯道”只是一种比喻,是指宏观经济处于逆境或低谷时期的低速增长状态。它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处于不断收缩或衰退之中,经济增速大幅回落甚至下降,处于增长波动的“谷底”;二是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发展出现重大转折,导致增速在一段时期内迅速放慢,呈增长“低迷”状态。因此,低速增长是经济发展“弯道”时期的重要特点之一。

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回落,部分指标呈下降态势。20081112月份,全国分别有1618个省份出口呈现负增长;12月份与6月份相比,全国有30个省份工业增速出现回落,其中4个省份回落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13个省份回落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7个省份超过5个百分点。尤其是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严重,经济增长呈“低迷”状态。截至200812月份,北京工业已连续5个月、海南已连续4个月、上海已连续2个月出现负增长,浙江工业增速则连续3个月低于3%200812月份,东部地区出口同比下降4.0%,比7月份回落28.1个百分点。同月,广东省出口同比下降6.8%,用电量同比下降9.2%,财政收入同比下降33.2%

显然,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弯道”时期。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速放慢;另一方面,由于要素成本的全面上涨和人民币的升值,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其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在这种低速增长的“弯道”时期,正是那些已具备条件的后发地区实现“超车”即赶超的最佳时机。这是因为,整个经济增速放慢,只要加速较早,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就有可能超过竞争对手。如果错过这一时机,将会在下一轮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一旦经济全面加速,要赶超就比较困难。

湖南已具备“弯道超车”的条件

总体上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湖南已经具备“弯道超车”的条件。首先,从发展阶段看,2007年湖南省实现人均生产总值1906美元,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依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区经济很容易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事实上,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2008年湖南经济已经呈现加速的态势,GDP增长率达到12.8%,在全国居第9位。正是由于这种加速,使湖南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前移两位,超过北京和福建,提升到第11位,由此改变了过去多年徘徊不前甚至后移的局面。

其次,从发展条件看,湖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没有理由不发展起来。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目前湖南省已经具备了加速赶超的较好基础。一是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为加速赶超奠定了基础;二是文化底蕴深厚,科技教育力量较强,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为经济赶超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已有一定基础,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40.5%,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6.7%,为实现赶超提供了良好载体;四是产业用地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廉,为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要素成本的上涨、能源和用地供应紧张以及环保标准的提高,自“十五”末以来,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一些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当前沿海一些地区都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湖南地处中部地区,南临珠三角,东接长三角,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是今后我国大规模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理想区位之一。而各种要素和产业的大规模集聚则是一个地区实现加速赶超的重要前提条件。

实行“弯道超车”的战略选择

当前,湖南省实行“弯道超车”,主要面临三大制约因素。一是观念落后;二是机制不活;三是体制滞后。为此,必须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大胆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实现经济赶超的重要基础。为此,要在全省上下开展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进一步大胆解放思想,彻底改变传统的观念,统一思想和认识,树立加速赶超、科学发展的理念。

二是改善投资环境。要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尤其要着力改变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不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坚决制止和清理各种“旧三乱”、“新三乱”行为,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同时,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彻底改变过去某些地区存在的那种“轰轰烈烈招商引资、关起门来打狗”的做法。

三是提高干部素质。要实现经济赶超,就必须要有一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努力打造学习型政府,进一步完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将一大批优秀人才选拔到干部队伍中来,并委以重任。

四是鼓励创新创业。要实行全民创业,全面激发全社会创业的热情,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国内外企业到湖南投资创业。同时,要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力度,强化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推进企业和区域品牌建设,依靠创新赶超实现经济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