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可以回头,那么曾经很多荒谬的事情就会不堪一击,也不会有很多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曾经为荒谬历史付出沉重代价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也为这个社会塑造了一种抗争命运的神圣力量。地主及其后代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曾经是旧社会的“有闲一族”,后来摇身一变成了新中国的“罪恶一族”。由此,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这个特定时代的缩影,并构成了这个国家自我反思的一道历史拼图。
“地主”在词典里的解释是以土地作为产业资本,并且依附土地及其附属物的出租而获取租金的闲适阶层。从这个解释里面,再结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依靠“剥削佃农”而存在的食利阶层,他们既“游手好闲”,又“剥削别人”,好像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那些曾经靠土地及其附属物为产业资本发家致富的“恶劣地主”不过演变成了今天以货币为商业资本发财且让人仰慕的“权贵资本家”而已。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资本家”入党,而且还把保护“资本家”的政治权利写进了党章和宪法。曾经被中国共产党彻底打倒的“地主”,又以“资本家”的面目重新成了社会的香馍馍。即使后来事实的发展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那个特殊时代的错误,但这个特殊阶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曲折命运,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特殊历史景观,由此,沉重的历史序幕缓缓拉开。
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重温过去的历史,即便那段历史是如此荒谬与绝情,但它真真切切地影响了那个特殊群体几代人的人生轨迹。今天我以一个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人的身份来写写曾经发生在毛执政时期的一个地主家庭的事情。
自读小学起,我就知道我是一个特殊阶层——地主——的后代,同时也“享受”了很多“特殊待遇”。故事还得从我父亲说起,父亲是50年代初出生的,那时他刚从小学考上中学,全国就刮起了一阵“阶级论”的旋风,由于受曾祖父地主身份的影响,父亲被冠以“地主的后代”,这顶帽子就像紧箍咒一样狠狠地戴在父亲头上,后来父亲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个人代价。自父亲被划为“地主的后代”一类后,就被学校自动除名,强行剥夺了上学的权利。父亲不得不含泪离开心爱的学校,回到家里。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等着父亲。父亲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弟妹,而他当时也不过是个不到14岁的未成年人。
据父亲的回忆,他被学校开除的第一天回到家之后,爷爷拉着他的手,父亲发现爷爷的脸部表情非常怪异,爷爷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看着瘦弱的父亲,爷爷眼睛里不自觉地滚下了两行热泪,挂在沧桑的脸庞上,像两条突然断裂的铁轨把一列正在行驶的列车截为两段,泪珠里分明闪动着无力与绝望。这是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爷爷流泪,即使是在爷爷最痛苦的时候,父亲也没有见过他落泪,而这次他却为孩子的未来担忧流泪了。爷爷心里最明白,通过读书让孩子远走高飞的希望彻底破灭,孩子将来要面临无穷无尽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