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床了
觉得头有点痛
可能是二氧化碳太多
氧气不足
一点点改变
有很大的差别
你我的热情
也能改变世界”
王力宏的这首《改变自己》,意在唤醒每个人减低能耗的环保意识。无庸置疑,石油、煤炭这些常规能源在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对全球的气候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强大的破坏力。王力宏的歌也给了我们一个积极的启示:在改变自己的同时改变这个世界。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首脑与非政府组织意识到:在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而这,必定会对正处于现代化途中的中国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源行业在助力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该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友好之间的关系,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与繁荣。而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科技与资本之间将形成怎样的互动关系,必定会对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2009年10月13日公布的“胡润百富榜”,王传福以350亿元成为最新一届中国首富。桂冠之所以落在他的头上,关键的原因是有赖于中国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承诺。中国领导人通过了一项计划:三年之内让中国成为混合型和全电动汽车的全球主要生产国之一,并在之后使其成为电动汽车和电动公共汽车业的领导者。王传福的电动车顺势而为,得到飞速发展,并最终赢得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和巨大投资。
1978-1987:大干快上
“出什么事了?怎么一下全是外国人呀?”离北京饭店近的那些市民们惊诧万分起来,他们像看马戏团似的,从早到晚乐此不疲地跑到北京饭店门口观看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
1978年,北京的夏天格外炎热,石油部主管海洋石油对外工作的张文彬副部长向国外主要石油公司发出了访华的邀请函,随后美国的联合石油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等20多家著名石油公司纷纷涌向北京,一个比一个急于同中国商谈合作事宜。这些石油公司代表入住北京饭店之后,立刻在周边的老百姓中引起了一阵阵骚动。
“同志们,对外合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一切从零开始!中央现在批准了我们在搞海上找油时可以搞对外合作,认为只要在不损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前提下,各种方法都可以尝试。我们先搞几块试验田,搞坏了,也只是那么几小块,成功了,就全面推广。这就叫摸着石头过河!”4月初,北京已绿意盎然。位于城西的六铺炕石油部大楼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委主任的康世恩正一边指着地图,一边挥舞着双手,在向他的部属动员着。
1981年3月23日,一场声势浩大、阵营豪华、气氛异常严肃的论证会,在北京六铺炕的石油部大楼五层会议室如期举行。这次论证会中,包括渤海湾在内的海洋石油对外合作项目得到了中央的进一步肯定,这也意味着我国石油勘探领域对外合作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而与石油领域依靠国外资金、科技与先进管理经验引进而取得稳步飞速增长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各个行业的发展趋于活跃,社会经济对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的需求量猛增,煤炭供应紧张。煤炭供应紧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因素。针对这一情况,国家放宽了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在加快发展国有重点煤矿发展的同时,鼓励发展乡镇小煤矿。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煤矿的八项措施》的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地方国营煤矿和小煤矿”,倡导“大中小煤矿并举”的政策。随后的1984年和1985年,政府分别提出“有水快流”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从1983年1988年乡镇煤矿连续6年高速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5.8%,乡镇煤矿数量由1982年的1.6万处,增加到1987年的7.9万处。乡镇煤矿的高速发展,缓解了煤炭供应的紧张局面,但也为上世纪末的煤炭产能过剩埋下了伏笔。
可以说,石油与煤炭工业的稳定增长,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实现长达十数年的超常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支持,也为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化工行业以及汽车行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1988-1998:民营大跃进
“近几年来,我三次见到了王永庆,他给我了很大的激励。当时,我对他说,我已经五十了,也快干不动了。但87岁的王永庆说,他在85岁又建了一个总投资为1000多亿人民币的六轻石化项目,目前又在投资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钢铁厂。我想,如果我也干到和他一样年纪,不知能干出多大的事业来!”在龚家龙心目中,王永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龚家龙能够得到像王永庆那样把自己的“大事业”持续做到八十岁的机会。因犯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而被判刑的龚家龙最后不得不承认,胸怀不是商业成功的唯一要素。
龚家龙用短短十年时间让自己从“皮包公司”所有者一跃成为中国“民营石油航母”掌舵人,这也足以证明龚家龙在资本运作方面的眼光与实力。
1989年,因为不满自己的公司被别人称之为“皮包公司”,在70年代曾参加过石油大会战的龚家龙看好石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决定办实体企业,收购了两个石油液化气库,成立“海南龙海石油液化气公司荆州储运站”,迈出了成为民营石油业“大鳄”最关键性的一步。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的活力,也让龚家龙感到自己的春天马上要来了。
那一年,龚家龙成立湖北天发企业(集团)公司,向社会募集3009万法人股。在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制时,龚家龙看到深圳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很火,就决定也发行内部股票,算得上是全国敢吃螃蟹的第一批人。龚家龙首先发动亲友购买天发的股票,然后动员每个职工买,然后再让职工带动其他的人投资购买。他反复强调深圳股票暴富的案例,并承诺:“一旦拥有天发,暴富不是神话”。龚家龙说,当时外地人通宵排队来买天发的股票,使他一下筹到几千万的资金,为气库的配套建设奠定了基石。
1997年,龚家龙凭借他的农业生产基地,为三峡工程提供服务,供应几十万人的米、面粉、油、肉等,然后据此申请一只三峡基金,立即发行。龚家龙用募集到的4.86亿资金再加上银行贷款投资,二年内建成四个至今仍是全国单厂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工厂。
可以说,龚家龙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当时国企改制的历史性机遇。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就在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期间,民营企业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据资料显示,经过1992年至1998年近6年的大发展,民营石油流通企业已经占到了石油流通领域的85%。全国民营石油流通企业高达59640家;其中批发企业达3340家;石油站达56300家,占全部加油站数量的56.3%。当时,民营加油站的固定资产总投资高达7720亿元,就业人数134万人,每年上缴税收1000多亿元。民营石油流通企业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已经融入了石油分销领域的各个环节,遍布祖国的南北东西,对我国石油产品的流通和供应以及扩大就业、保证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龚家龙作为民间资本进入石油界的弄潮儿,借着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个人财富的“大跃进”自是理所当然。但龚家龙只看到了潮涨,未看到潮落,只有“上就上个大项目,办就办个大产业,当就当个大龙头”的胸怀,而对经济周期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乏必要了解,最终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夹击下“败走麦城”也是情理之中。
而在龚家龙等民营资本进入石油行业的同时,煤炭行业的私有化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1997年底,我国共有大小矿井6.4万处,其中6.1万处为小矿井,占比接近总数的94%。
1998-2005:产业大整顿
一辆辆白色救护车的笛声长鸣,撕裂着令人窒息的灰蒙蒙空气。身穿橘红色制服的救援人员面色铁青地从邻近地区蜂拥而来。被困矿工的亲属则聚集在矿井入口周围以及附近的小道上,有的人站上了房顶,两眼含泪。
2004年10月20日22时10分,在距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约40公里的嵩山脚下,由瓦斯突出而引起的爆炸,摧毁了这座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旗下的主力矿。这是2004年最严重的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这场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
而根据媒体的统计数字,从1998年到2005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0人的大型矿难事件:1998年1月24日,辽宁阜新矿难发生,78人遇难;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发生特大矿难事故,遇难81人;2002年5月4日,山西运城煤矿事故,死亡83人;2004年10月20日,河南大平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煤矿爆炸,死亡171人;而2003年12月23日22时15分,重庆开县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死亡237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
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35%,但中国的矿难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而最让人痛心的还是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竟然达到了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
频发的矿难让国人看到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行业内部安全管理措施的疏漏,而另一方面,由于前一阶段粗放型管理政策的引导,煤炭行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虽然发展速度迅猛,但质量相当低下。
过低的产业集中度造成供需两端信息传导不畅,市场竞争极度激烈,价格秩序混乱,全行业陷入不景气。1996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了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2000年。在这种混乱的行业秩序下,我国国有大型煤矿经营举步维艰。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在1998年撤销了煤炭工业部,将重点煤矿下放给各地方政府,并针对煤炭行业的问题相继颁布了若干政策,整个煤炭行业进入了整顿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整顿,到“十五”末的2005年,我国煤炭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全国共有小型煤矿2万家,千万吨级的煤炭企业31家,3000万吨以上的企业10家,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5家,亿吨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只有2个;但大中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比例仅为54%,仍远低于其他煤炭生产大国。
在煤炭行业全面整顿的同时,国有大型石油企业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开发力度不够,产品缺乏竞争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很不适应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决定对石油石化行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1998年3月,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按照“政企分开,发挥优势、有序竞争,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的原则,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挂牌完成后,紧接着摆在中石油和中石化面前的任务就是重组上市。
1999年10月底,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4月6日和7日,中石油股份分别在美国纽约和中国香港上市,成为首家海外成功上市的央企。
2000年2月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成立。股份公司于同年10月在纽约、香港、伦敦上市,2001年7月又在上海上市,总股本867.02亿股。
中石油与中石化重组与上市后,两大国有石油巨头在世界五百强中排位越来越靠前,市值总量在全球排位也越来越靠前(2007年11月中石油A股总市值已超过7万亿元,加上H股市值,总市值一举超过埃克森美孚目前的4000多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和中国A股市场第一大权重股),在全球资本市场整合能力也越来越强,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在夹缝中的民营石油企业越来越举步维艰。
2005-2009:新能源时代
“阳光是人类最原始的能源,即使我们能通过现代科技将它捕捉、利用,它也没有改变最初的特质:清洁、纯净,公平的洒满全球,超越国界、种族的藩篱。”在看到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并高擎新能源大旗后,创办了太阳能电力领军企业,拥有十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的科学家兼民营企业家施正荣为了表达对奥巴马新能源革命的支持,写了《致奥巴马总统的一封信》,在信末写道:“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它能成为我们与未来沟通的另一种语言。”
2005年12月15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尚德电力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半个月后,持有6800万股的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身价超过23.13亿美元,他成了2006年中国的新首富。
虽然,2008年的金融海啸让施正荣由财富的最高峰跌到最低谷。但让施正荣颇感欣慰的是3月26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与《太阳能光电建设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瓦的补贴。
对施正荣和国内其他光伏业老板来说,陆续出台的几项政策无疑是意外的“惊喜”。而施正荣之所以能得到这种“惊喜”最大的原因就是低碳行业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据统计,尽管全球出现了经济衰退,但低碳行业2008年的收入达到了5340亿美元,同比增长75%,超过了5300亿美元的航天与国防业的营业总额。
另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预计2008~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在09年9月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郑重承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这早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两国合计占世界排放总量的42%。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各地也在寻求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途径。广西省就一直把开发森林生物质能源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据广西丰林木业CEO王高峰介绍:2008年,广西实现全区林业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超过100亿元,吸引国外资金25亿元,社会资金30多亿元。2008年,全区人造板产量达800万立方米,居全国第4位,并已经逐步发展形成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峰林场、华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林业骨干龙头企业。其中广西丰林木业,因符合低碳经济的世界趋势,成功申请到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的3000万美元贷款,并筹资金1.5个亿用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原料林基地,努力实现了原材料自给型经营模式,走上林板一体化、循环经济之路。
全球主要大国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必定会给太阳能、风能、森林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文·张小平/2009年11月刊《英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