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论纲 第四章 第四节


  

  

 

科学哲学论纲
第四章科学哲学对有关哲学问题的重新定位
 
第四节.科学哲学对“哲学”概念的科学定义
什么是哲学?这是任何哲学派别、任何哲学研究工作者所应当明确、应当回答的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然而这却不是一个容易回答好的问题,因为自有哲学之日起,人们就从未有过一个关于“哲学”概念的统一的定义。
现在,无论是大学的还是中学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对哲学的定义有三种:其一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二是,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其三是,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这三种定义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来源。但均存在着不足,还不能算做是对哲学的科学定义。
就第一种定义来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在科学哲学理论看来,这种定义有四点不足:第一,用这种定义来表述哲学的研究对象难以分清哲学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因为关于世界的名词有很多,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回答。地学中的世界是地球;天文学中的世界是指宏观和宇观物体;电子世界中的“世界”指的是电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可见“世界一词,含义非常模糊,用它来表述哲学的研究对象没有说清楚哲学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第二,哲学是世界观的观点没有定位出哲学的学科性质。我们知道,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或根本看法。因为它是观点或看法,所以它有正误之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有科学的,也有不科学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对人类是有益的;而不正确的、不科学的世界观对人类不仅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而“哲学是世界观”的观点没有定位出哲学的学科性质。第三,这种定义从根本上忽视了哲学的学术思想,它之所以没有告诉我们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是因为它根本没有把哲学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因为它只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或看法”。至于这种根本的观点或看法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是否值得人们学习、推崇或研究?定义中并未明确告知。第四,这种定义只是告诉我们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但并没有告诉我们哲学的研究内容究竟应当是什么?是世界的组成?结构?本质?还是一般规律?
就第二种定义来说,“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种定义也有四点不足。第一,这种定义没有揭示出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自然?是社会?还是人的思维?定义中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不得而知。第二,这种定义没有揭示出哲学的整体性质。上述定义虽然揭示了哲学知识的来源,但是它明显地把世界划分为三部分。这种划分对具体的科学研究来讲是必需的,但对哲学来讲,无论是把世界划分为几部分,哲学就是普遍适用于世界各组成部分的规律性认识,是部分的共性,就不再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因此它与第一种定义在观点上是相矛盾的。第三,这种定义也没有定位出哲学的学科性质。上述定义虽然揭示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但是它也没有告诉我们哲学是怎样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的。是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还是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统统塞进哲学教科书,使之成为堆积各种不同事实、结论、假说、甚至幻想的陈列馆?所以这种定义也没有对哲学的学科性质做出合理定位。第四,这种定义也没有揭示出哲学的研究内容。
至于第三种定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也有两点不足,第一,它没有揭示出哲学的学科性质。第二,它没有揭示出哲学的研究内容。
要知道什么是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的特征和性质。无论是在哲学史上还是在现代,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视角对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及哲学的特征和性质做出了许多描述性或解释性的说明:例如:陆沉同志认为:哲学是探求宇宙人生之本的最高智慧。哲学是自由的学问!哲学是超越的反思与批判的学问。哲学是纯粹地作先验及先天追问及探究的学问。哲学是把一切知识关联于人类理性的本质目的之学(见《哲学和哲学的未来》)。郑荣俭同志认为;哲学既不可能是纯粹的科学,也不可能是纯粹的人文,从本质上说,哲学是人对在实践中展开的人的本质的理性把握,是人文与科学的内在统一(见《试论哲学的性质》)。刘放桐同志认为:从内涵上说,哲学是突破知识和价值的既定、相对状态而作终极追溯的人类智慧。(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一书中若干问题的澄清》)。
还有同志认为,哲学既不是少数精神贵族的清谈,也不是无聊的思辨。哲学追求的是最高、最深、最广、最终、最精微、最根本、最普遍的知识、智慧和价值。哲学是从特殊中求普遍,从部分中求整体,从个别中求一般,从具体中求抽象,从暂时中求永恒,从非根本中求根本的学问。
类似的关于哲学的特征和性质的解释性和描述性说明还有很多,真是举不胜举。可以说,在这些很深刻、很独特的看法中,不泛高明的见解。大凡对哲学有所研究的人,都能对哲学的特点和性质说出一些自己的独到见解,但真正能够作为哲学定义的见解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对哲学概念做出科学的定义呢?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由于客观事物的本质是多级的,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应当是多级的。所以概念应当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同概念类似,事物也应当分为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知识也应当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智慧也应当分为具体智慧和抽象智慧;规律也应当分为具体规律和抽象规律;真理也应当分为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科学也应当分为具体科学和抽象科学。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积累和传播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识,揭示具体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追求的是具体真理。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抽象事物,积累和传播关于抽象事物的知识,揭示抽象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追求的是抽象真理。
由于具体事物总有其特殊性,所以具体事物也是特殊事物,具体知识也是特殊知识,具体智慧也是特殊智慧,具体规律也是特殊规律,具体真理也是特殊真理,具体科学也是特殊科学。与此类同,在科学抽象范围内,事物的抽象性和普遍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科学抽象范围内,越是抽象的事物越具有普遍性。例如,生物是比动物或植物更为抽象的概念,所以生物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比动物和植物这两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适用性。所以抽象概念也是普遍概念,抽象事物也是普遍事物,抽象知识也是普遍知识,抽象智慧也是普遍智慧,抽象规律也是普遍规律,抽象真理也是普遍真理,抽象科学也是普遍科学。
科学哲学理论认为,哲学的定义应当能够揭示出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根本特征和学科性质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物或普遍事物。这里的抽象事物或普遍事物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与人类无关的事物,而它们就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其次,哲学的研究内容不是特殊事物的特殊属性、特殊本质、特殊联系和特殊规律,而是抽象事物的抽象属性、抽象本质、抽象联系和抽象规律。第三,哲学的根本特征反映的不是人类知识的某一部分或某一侧面而是它的全貌。所以哲学的根本特性是把握事物的整体性。第四,哲学的学科性质不是与各门科学并列的专门科学,而是再次对各门具体科学进行科学抽象和深层加工的抽象科学。
综上所述,如果说具体科学是研究特殊事物的特殊属性、特殊本质、特殊联系和特殊规律的科学,那么哲学就是研究宇宙间抽象事物的抽象属性、抽象本质、抽象联系和抽象规律的抽象科学。又由于抽象和普遍是正相关的关系,所以哲学又是研究宇宙间普遍事物的普遍属性、普遍本质、普遍联系和普遍规律的普遍科学。因为抽象的东西是具有共同特征或本质的东西,而具有共同特征或本质的东西又是基本或基础的东西,所以抽象的东西既是普遍的东西又是基本的东西。因此,科学哲学理论认为,事物的抽象属性或普遍属性都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事物的抽象本质或普遍本质都是事物的基本本质;事物的抽象联系或普遍联系都是事物的基本联系;事物的抽象规律或普遍规律都是事物的基本规律。所以,科学哲学理论对“哲学”概念的科学定义是:哲学是研究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本属性、基本本质、基本联系和基本规律的基本科学。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给出了“哲学”概念的三种定义。在科学哲学理论看来,这三种定义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可以认为它们是等价的。但也可以将三种定义综合起来,作为“哲学”概念的综合定义,以示“抽象”、“普遍”和“基本”之间的细微差别。即:哲学既是研究宇宙间抽象事物的抽象属性、抽象本质、抽象联系和抽象规律的抽象科学,又是研究宇宙间普遍事物的普遍属性、普遍本质、普遍联系和普遍规律的普遍科学,也是研究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本属性、基本本质、基本联系和基本规律的基本科学。
 
l           QQ542787315
l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l           时间:2009年8日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