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检查工作“三不”形式好
赵纯杰
赵纯杰
年底,各单位将组织有关人员到基层检查工作,有的领导同志和机关干部,下基层前先打招呼,还要求到工作先进,和效益好的单位去,做一些锦上添花,比较省劲的工作。对效益不好的单位即时去了,也大都是看到多,帮得少,转得多,蹲得少,解决不了多少问题,更见不到具体而长远的帮助规划和措施,多数职工怨声载道,而且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单位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全面。真对这种情况,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党委日前做出规定:机关干部下基层检查工作中,采取“三不”形式,即检查前不打招呼,检查时不让下边做接待准备,检查中不按“导游”的引导进行。这种检查值得提倡。
“三不”检查好处很多:一是避免少数人应付检查,精心“准备”,造假作秀。二是检查时直奔现场,省了接待时间,减少了应酬,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想查哪里就查哪里,什么重要就细查什么,能够真正发现隐患,查出问题。
检查是管理的重要一环,要不得半点马虎,要不得半点形式主义。作秀、掩盖问题、走马观花,只会影响检查的形象和效果。由此可见,检查前不打招呼,检查时不让下边做接待准备,检查中不按“导游”的引导进行,不仅是个工作方法的问题,还反应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
只有这样,哪里有困难,有问题,才能去帮助解决,落后的面貌才能改变。
“三不”检查好处很多:一是避免少数人应付检查,精心“准备”,造假作秀。二是检查时直奔现场,省了接待时间,减少了应酬,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想查哪里就查哪里,什么重要就细查什么,能够真正发现隐患,查出问题。
检查是管理的重要一环,要不得半点马虎,要不得半点形式主义。作秀、掩盖问题、走马观花,只会影响检查的形象和效果。由此可见,检查前不打招呼,检查时不让下边做接待准备,检查中不按“导游”的引导进行,不仅是个工作方法的问题,还反应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
只有这样,哪里有困难,有问题,才能去帮助解决,落后的面貌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