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奥巴马孤掌难鸣?(下)


 

三、奥巴马的成功需要中国的帮助
 
然而,由于美国政治结构的性质,奥巴马的新国际战略会遇到强大的阻力。可以想见,他称之为影响美国对外政策“铁三角”的五角大楼,军工集团和军工地区的国会议员们会强烈反对。他们当然不会赤裸裸地提出自己的利益,而是要打着美国国家利益的旗号,借用冷战传统的惯性。美国的大多数人虽然不会站在军工集团一边,但他们的主张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而全国性大传媒的背后,就是这些军工集团。它们或是这些传媒的股东,或是主要广告客户。民众因而会赞成为消除对美国的“威胁”而向海外派兵,为对抗美国的“邪恶的敌人”而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军事领域;他们也没有对历史的记忆。看一看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历史,就能证明这一点。
 
“铁三角”要想瓦解奥巴马的新国际战略,就要“制造”美国的敌人。这个敌人不是一般的敌人,而是非常强大的敌人,并且是与美国有着重要的利益冲突、政治分歧和文化异质的敌人,不是奥巴马的缓和姿态可以“感化”的。在美国“敌人”的候选名单中,中国名列第一。伊斯兰世界虽然与基督教世界有着上千年的宿仇,但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些伊斯兰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还是美国的盟国。与美国直接对抗的伊斯兰国家,如伊朗,并不是伊斯兰世界的主流,也不够强大;还没有“资格”成为美国的主要敌人。而伊斯兰世界的恐怖主义,虽然成为了布什主义的主要借口,但事实证明,对付他们的方法并不是发动战争。
 
俄罗斯也是一个候选敌人。然而苏联的垮台已经证明,苏联的帝国模式劣于美国的帝国模式。俄罗斯作为苏联遗产的继承者,还没有真正找到有别于苏联帝国模式的新的发展模式,而只依赖于帝国的领土与资源而勉强维持。俄罗斯虽然还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不可能成为美国的主要敌人。
 
只剩下中国了。中国迅速膨胀的经济会在全世界与美国发生冲突,中国的政治结构也与美国大不相同,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美国的完全相异。最为重要的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实体,以其高速成长的经济为基础,会成为美国世界霸权的最强有力的挑战者。在当今的世界政治结构中,霸权是利益的核心;挑战霸权就是挑战最根本的利益。在以往的历史中,新旧霸权的交替往往是以战争为形式。因而中国最有“资格”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成为美国“铁三角”反对奥巴马新国际战略的中心题材。
 
反过来,奥巴马新国际战略的关键,并不是与伊斯兰世界和俄罗斯的关系的缓和,而是与中国达成一个和平盟约。这一盟约之所以是“和平”的,在于它不是一个针对第三方或世界其它部分的军事同盟或共同安全体系,而是用来处理中美力量消长过程中的各种纠纷,建立中美间的战略互信,和奠定世界永久和平新秩序的基本框架。避免争霸的战争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因为这可能导致世界的毁灭;传统霸权与新兴大国携手就可能消除和制止较小的战争;她们联起手来才可能实际推动世界各国的裁军,以致有可能走向无核世界。
 
而现在,球在中国一边。奥巴马已经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他的新的世界理想,中国应该做出积极的回应,对他加以赞赏和鼓励,并提出中美和平盟约的具体构想。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反应是顺理成章的。既然中国强调“和平崛起”,反对布什主义,反对美国右翼和美国政府中的鹰派的国际战略,这一国际战略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带来损害,我们就要给出明确的信号,以区别对待布什主义和奥巴马主义,告诉美国中国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很可能,极力推行世界和平战略的奥巴马政府会对中国的态度做出积极回应,中美和平盟约就有可能实现。
 
从美国角度看,如果中国从一个霸权挑战者变为一个和平同盟者,“铁三角”就失去了一个制造敌人的最好题材,布什主义的主张就很难得到支撑,美国人民也不会赞成因与中国争霸而投入大量的资源。从中国角度看,一个作为盟友的美国不再是一个对中国国家核心利益构成威胁的敌人,不会为了削弱中国的力量而支持中国国内的分裂和恐怖势力,也会抗衡中国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压力,将军备约束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中美各自的友善姿态与和平主义取向又会产生正反馈,进一步促进各自国家内的军备约束和裁军。于是,走向世界永久和平的前景就有可能显现。
 
四、中国为什么要帮助奥巴马?
 
     简单地说,这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的天下主义理想。与奥巴马领导的美国合作、建立中美和平盟约的好处,除了前面提到的美国会更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以外,还会使中国避免犯美国的错误。许多人以为,中国要作世界大国,就要学美国的榜样。然而,霸权的含义是“惟一的”和“排他的”,所以霸权模式不是普适的。并且,既然我们已经发现美国模式的弊端,发现仅依靠军事强力既不能搞定世界,也不能给本国人民谋取福利,反而因为穷兵黩武,增加了对本国人的仇恨,从而降低了本国人的安全感,所以就没有必要羡慕美国,这样的霸权就没有什么好“争”的。
 
既然没有必要去争霸权,就会使中国避免犯霸权挑战者的错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霸权挑战者,它们为了获取霸权采取了更为冒险的战略,更倚重于军队,更倾向于采取军事手段,致使军国主义主导国内政治,最后在非正义的扩张战争中失败,也给国内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如果中美之间不争霸并且建立了和平盟约,她们之间就会有紧密的合作。实际上,从现在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上看,中美两国也必须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经济上,中美共同构成一个经济循环,即中国向美国市场提供产品,美国向中国出售金融资产,换回美元。虽然美国的这一模式要走向萎缩和瓦解,但是在美国衰落的过程中,中国不可落井下石,而是要帮助美国渐进地收缩。在文化上,中国与美国所继承的两个古老悠远的文化传统恰恰可以互补。在政治上,不同的政治制度也可以在互相借鉴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中美和平盟约也会避免出现霸权交替过程中的国际秩序崩溃所带来的灾难。只要从全球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仅从中美两国自身的利益出发,在力量消长过程中,中美共同提供一些全球公共物品对全世界都有好处,也对中美两国有好处。中美两国不仅是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也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也符合两国的最大利益。
 
更进一步地讲,中国的世界理想并不止于此。中国希望的并不是一个世界的新结构,而是一个世界的新规则。这是由中国文化的内在本质决定的。无论是汤因比和李约瑟,还是梁漱溟和李慎之,都明确指出,中国有着天下主义的传统。从这一传统角度来看,近代以来通行于世界的规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规则,即“军事力量强者胜”的丛林规则,这一规则导致了各民族国家竞相开发更可怕、更具毁灭性的武器,最终会导致人类的灭亡。摆脱这一可悲命运的惟一手段,就是终结这一规则;变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规则为天下主义的规则。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现代化目的根本就不是要争夺霸权,而是要消灭霸权本身连同产生它的那个丛林规则。毛泽东说,中国“永远不称霸”;邓小平说,中国“不出头”;都是这种中国理想的现代表达。中国要作的,只是一个和平的盟主或中心。这与霸权的区别在于,她并不想依赖武力从世界的其它部分获得市场上或谈判桌上获得不了的东西。中国最有可能扮演这个和平盟主的角色。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比例的人口来说,中国是天下主义和世界永久和平的最大受益者,从而也是最积极的推动者;就中国曾经接近天下主义的国际秩序的历史而言,中国是推行天下主义的道德自觉者。无论有多么艰难,实现天下主义世界是中国的使命。
 
现在,除了中国,又加上一个美国。美国的政治制度有着各种缺点,但至少有一个优点:能纠正一些错误。奴隶制是美国历史上的污点,但当她选择了一个黑人作总统以后,谁还能怀疑“人人生而平等”是假的。反过来,奥巴马的当选为美国提供了新机会。一个兼有黑人和白人血统,父亲来自非洲,母亲来自欧洲,自己生长在亚洲,了解伊斯兰文化的基督徒,必定有着跨越文化和种族的视野,他的世界新秩序有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和现实主义的经验基础。既然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提出了类似天下主义的主张,我们不能不说这是走向世界永久和平的难得机会,中国岂能让奥巴马孤掌难鸣?(编辑: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