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裕
昨天,上网浏览时看到一则题为“大雪冻断新车路 进口车纷纷酝酿涨价”的新闻,该新闻称,由于北方近段时间持续大雪,“冻”断了车市的供应链。
记者从一汽大众、长城等经销商处获得的信息显示,现在不少车商都面临缺货的情况,现在遇到这场大雪,就更麻烦了,有的车子根本运不出来。据悉,现在大部分车型提车时间都要往后推迟10-15天。
确实,大雪封路对于汽车物流运输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很多新车都是靠板车装运的,受大雪的影响,现在这些运输车或被堵在路上、或缓慢前行。
笔者发现,受大雪影响更大的是进口车。
很多进口车都是通过天津口岸入关的,但现在北方普降大雪,天气恶劣,从天津入关的进口车辆不得不如蜗牛般“爬行”。
这也意味着豪车市场有10天左右的断档期。此外,由于进口车一般是订单式生产,要想拿到现车是非常困难的,如今受大雪的影响,要想买上一辆进口车就特别困难,一些进口车经销商甚至已经酝酿涨价了。
这使我联想到了2008年的那场雪灾。
当时的雪灾直接影响了汽车的物流配送。
春节前原本传统的购车高峰因为雪灾的影响几乎泡汤,一些车型在春节之前出现了有市无车的现象,造成了部分货源紧张,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厂家生产的车型更是几乎断货。货源紧张也使市场上的车价有所上调。
国家发改委价格检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汽车市场的监测显示,1月,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的国产汽车价格比2007年12月上涨0.77%,乘用车价格环比上涨1.99%,其中轿车和SUV的价格环比分别上涨5.37%和2.14%。可见,乘用车,尤其是轿车,受雪灾供货不足的影响非常大。
此外,在雪灾影响下,很多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厂之间的道路不畅,也影响了汽车企业的排产计划,很多企业都在雪灾的20多天内减少了产量,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各地汽车市场的货源紧张。
雪灾对于汽车销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南方很多城市的汽车市场几乎停滞,消费者由于雪灾的肆虐而推迟了购车计划。雪灾延续了20多天,汽车市场也相对低迷了20多天,直到2月初,雪灾基本结束,市场供应才基本恢复正常。
还记得当时,多数车企的高管们也是如临大敌,据笔者了解,如刚刚升任新长安集团副总裁的邹文超,当年就曾踏雪奔赴各地经销商处解决缺货难题。
现在从权威气象专家的判断看,像去年那样的冰冻雨雪灾害不大可能在今年出现,北方的大雪已将接近尾声。
所以,笔者判断对于车市的冲击不会像对2008年1月的那样大。
不过,现在从市场的苗头看,部分车型尤其是新车和进口车的涨价之声此起彼伏,这会对车市构成一定的冲击,至少会导致消费者的观望气氛加重,而这对车企的年底冲量(尤其是依靠新车型冲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很快会从11月的销量表就能反映出来。部分车企的年末目标难免会因雪打上折扣。
笔者建议,车企应对此有更多的预警机制,例如在雪灾多发区域多备库存,在物流关键区域设中间物流仓库等。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严格经销商制度,对闹雪灾区域的经销商给予一定的补偿政策,并严控部分经销商借雪加价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利益,才是硬道理。
(by danieluo)
(独家供稿新浪汽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广大网友指正、赐教,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