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制取氧气(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知识点1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紫黑色固体
知识点2 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KMnO4) (K2MnO4)(MnO2) (O2)
说明: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粉末状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反应特点: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知识点3 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
说明:①收集方法: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②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时,当集气瓶口向外冒出大量气泡时,证明气体已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气体已集满。③检验: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注意事项:①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③导气管不应伸到试管内太长。④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⑤酒精灯内的酒精的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向上,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⑦盛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
知识点4 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说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插入水中,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不漏气。
②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说明: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说明:先使点燃的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固定在盛药品处加热。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说明: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混有空气。
⑥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面;
⑦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说明: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因熄灭酒精灯而引起试管内温度降低,导致试管内压强骤然减小,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知识点4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氯酸钾(KClO3)白色固体 二氧化锰(MnO2)黑色粉末
氯酸钾
(KClO3) (KCl)(O2)
知识点5 工业制氧气
空气中含氧气21%,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分离液态空气: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采用低温蒸发的方法。
空气降温加压变成液态空气,液态空气蒸发,得到氮气和液态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3.2 制取氧气(二)》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42分)
1、加热下列物质没有氧气生成的是( )
A、氯酸钾 B、高锰酸钾 C、二氧化锰 D、过氧化氢
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1)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并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用导管的塞子塞紧;(2)用铁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上;(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加热试管;(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6)熄灭酒精灯;(7)试验完毕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操作顺序正确的事( )
A、(3)(1)(2)(4)(5) (7) (6) B、(3)(2)(1)(4)(5)(6)(7)
C、(2)(1)(3)(4)(5)(6)(7) D、(1)(2)(3)(4)(5)(6)(7)
3、实验室制取氧气并使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收集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的火焰,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B、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
C、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
D、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入二氧化锰;
C、实验室制取氧气,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满后,应先从水中把导管拿出,再撤去酒精灯;
D、应把受热物质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
5、(2008·江苏南通)利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少无污染的是( )
△ MnO2
C、2H2O2 MnO2 2H2O+O2↑ D、2HgO △ 2Hg+O2↑
6、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残留物中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是( )
A、催化剂 B、氧化剂 C、生成物 D、反应物
7、(2009苏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8、加热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混合物片刻,试管里最多可能含有几种固体物质(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9、某气体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里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若用这种气体与氧气相比较,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收集方法与氧气相同 B、可用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来制这种气体
C、这种气体的物理性质与氧气不同 D、不能用排水法来收集这种气体
10、三峡工地气焊时急需大量氧气,你认为制氧气选用的最好的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加热高锰酸钾
C、加热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 D、分离液态空气
1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大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2)夹试管的夹子夹得过紧;(3)试管外壁有水;(4)管口未略向下倾斜;(5)忘了加催化剂;(6)加热时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7)排水集气法收集完氧气,先移走酒精灯,后移走导管;(8)试管内壁上附着炭粉或者有机物,其中正确的是( )
A、全部 B、(1)(2)(4)(8) C、除(5)外 D、除(2)(7)外
12、小明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1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产生氧气 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1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
1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
A、防止试管炸裂 B、防止试管被吸入试管
C、防止氧气产生太快无法收集 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1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A、利于排出氧气 B、便于加热 C、防止空气倒吸 D、避免试管破裂
17、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硫+氧气
C、铝+氧气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能够放出氧气,说明高锰酸钾中原来就有氧气
B、工业上生产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在该方法中空气发生了分解反应
C、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不能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D、催化剂肯定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19、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 )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20、工业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使用的是固体,后者使用的是气体
C、两种方法都是分解反应 D、这两种方法制得的氧气性质不同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将酒精灯的外焰直接对准固体药品加热
C、凡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D、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2分)
1、(3分)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
①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②加热高锰酸钾③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④水
请你独立思考,得出以下结论:
(1)最适合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
(2)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
2、(2008·黑龙江)(2分)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福建晋江)(11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变化的符号表达式为 。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X。X的化学式为: 。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 ,收集装置是______。
4、(2008·广东肇庆)(6分)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仪器 (填序号)。
(3)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填序号)。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
(5)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 。
三、简答题(1题6分,2题2分,共8分)
1、有一白色固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加热后,产生另一种白色固体C和无色无味的气体D,D可以时带火星的木条燃烧,将黄色的粉末E点燃后放入气体D中,E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若把A和B反应后所的残渣溶于水后过滤,可以得到质量相等的B。
则A ;B ;C ;D ;E ;F .。
2、氯酸钾和氯化钾均是白色固体,请设计实验把两者区分开。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8分)
1、(2009眉山)(5分)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番号)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O2的反应的表达式 。
(3)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
2、(2009南京)(6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3、(3分)某同学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后,打算在家里收集一些氧气,他家里有高锰酸钾,他打算用罐头瓶当集气瓶,洗脸盘当水槽,但还是缺少一些仪器,于是向化学老师借,老师给他提供了下列仪器:
(1)请你帮助他选出还需要的仪器(填序号) 。
(2)他若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还可以用 法收集,原因是 。
4、(14分)右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c ; d ;
(2)指出装置中的5处错误
① ;
② ;
(3)用已改正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 ,
其方法是 。
②给试管加热时,应先 ,
再 给高锰酸钾加热。
③停止加热时,应先 ,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
(4)怎样使收集到的氧气中除了水蒸气外基本不含其它气体? 。
《3.2 制取氧气(二)》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B;4、A;5、C;6、C;7、C;8、D;9、A;10、D;
11、C;12、D;13、B;14、B;15、D;16、D;17、B;18、C;19、C;20、A;
21、D;
二、填空题
1、(1)③;(2)不消耗能源;操作简便;;可以消耗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保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相对稳定。
2、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橡皮塞、导管。(少填一种不得分);将带火量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表明收集的气体是O2 。
3、(1)酒精灯;铁架台;(2) B;催化;(3)KMnO4
4、(1)试管;①;(2) ③⑦;(3) ④⑤⑥;(4)双氧水分解产物没有污染(或分解产物是水和氧气),而高锰酸钾分解产物有污染;(5)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或点燃酒精灯微热)试管,如果导管口有少量气泡逸出、放开手后能在导管中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三、简答题
1、KClO3;MnO2;KCl;O2;S;SO2;
2、分别加热,产生气体的是氯酸钾,不产生气体的是氯化钾。
四、实验题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AC或AE (BC或BE);表达式略;(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要加热。
2、(1)试管;长颈漏斗;(2)B;(3)H2O2 →H2O+ O2;DE;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
3、(1)②⑤⑦⑧;(2)向上排空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4、(1)试管;铁架台;集气瓶;水槽;
(2)①试管口向上倾斜;②导管伸入试管内过长,应稍露出橡皮塞;③试管里的导管口没有放棉花,应放一小团棉花。
(3)①气密性;将导管的管口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②预热;固定酒精灯,用外焰加热;③从水槽中取出导管;防止水被倒吸入灼热的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4)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收集,等气泡均匀而连续地放出时再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