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占领、市场占领到金融控制:强国对外积累财富的演进逻辑2


  

  从军事占领、市场占领到金融控制:强国对外积累财富的演进逻辑

  

  刘建江  彭孟麒唐志良

  

  [摘要]如何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获取他国财富,加速自身资本积累,是强国对外扩张的动力。从历史经验来看,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手段。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军事占领成为首选,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及经济规则的强化催生了市场占领策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控制成为主流策略。新世纪,军事手段又出现一定的回归。把握这一态势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中国应对他国竞争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对外扩张、财富积累、军事占领、市场占领、金融控制

  

   [中图分类号] 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二、军事手段、对外扩张与强国形成

  从早期的理论来看,重商主义认为金银货币等同于社会财富,一国财富的增加应来源于商业,而国内商业不影响一国财富的增减,对外贸易的出超才增加一国金银货币,从而增加一国财富。重商主义者鼓吹经济民族主义,强调贸易是一种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所以国际贸易是不可能自愿进行的,而需要用枪炮和军舰去打开它国国门,占据更多的殖民地,通过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不对等贸易来增加宗主国的财富。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各国资本的积累无不与对外扩张紧密联系在一起。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随着新航线的不断开辟,欧洲各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葡萄牙侵略了亚洲和非洲,将它们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西班牙则鲸吞了拉丁美洲,随后,荷兰、英国在16世纪末也开始发动了大规模的殖民侵略,法国则比荷兰和英国稍晚,它在17世纪初期开始在今加拿大建立殖民地,随后向南美和非洲等地扩张,17世纪中叶后,英国和法国逐渐取代了荷兰的殖民霸权。这些西欧殖民者通过军事暴力掠夺和不平等海外贸易,以征服殖民地和贩卖黑奴相结合,从世界各地攫取了大量的财富。16—18世纪,欧洲商业资产阶级从世界各地运回黄金200吨,白银12000吨,其中大部分在母国转化为资本。

  19世纪50-60年代,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并开始了疯狂的对外殖民扩张。到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号称“日不落帝国”,而且,其对外资本输出也达到了最大的规模。19世纪末期,法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其对外疯狂的殖民扩张却没有放慢。到1900年,法国的殖民地面积已超过其本土的20倍。

  在抢夺殖民地的竞赛中,德国落后于英法。但在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德国的工业飞速发展,其资产阶级强烈希望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1884年,德国在西南非洲取得了第一块殖民地,同年,其势力又扩展到西非的多哥和喀麦隆,随后,德国又占领了新几内亚的东北部和马绍尔群岛,并建立了东非殖民地。进入20世纪,德国工业称霸欧洲,为了改变竞争的格局,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事实上,这两个观点反映了德国的国家战略:一是德皇威廉二世首相比洛的表述“我们德国满足于天空和海洋的时代已经过去,德国也要拥有阳光下的地盘”;二是希特勒的表述“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开辟土地”。

  日本对扩张的理解较为深刻,也较为迫切。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新时代以来,即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并“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国策。上世纪田中奏折提出“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方略,并最终谋求以失败而告终的“大东亚共荣圈”。甲午战争,日本获取的战争赔款达二亿三千万两白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中国的赔款为日本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日本的原始资本积累,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

  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其经济在南北战争以后才得到飞速发展。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开始在19世纪后期进行对外殖民扩张,以获得海外市场和更多的财富,1898年,美国发动了与西班牙的战争,夺取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20世纪初,又侵占了巴拿马运河区。随后,美国在20世纪先后取得一战、二战,以及冷战的胜利,使它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全方位的全球性帝国。

  这些强国发展的历史,也差不多是扩张的历史,是军事扩张的历史,正是通过这些军事扩张,使它们由地区强国转变为世界强国,这深刻地显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侵略的内在本性。

  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德国、日本、意大利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终,它彻底改写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一大批第三世界的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在这一背景下,单纯凭借武力对外扩张已面临非常大的阻力。尤其是对于日本、德国这样的战败国家而言,军事手段已面临强大的约束力量,武力扩张在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为不可能。前苏联20世纪80年代,发动阿富汗战争,但最终的结果是使自己被战争拖跨。即便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失败,60年代漫长的越南战争失利,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当前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有了一些收获,虽然“事实上”占领伊拉克,但其所面临的困境却显示,这差不多是当年越战历史的重演。自2003年伊战爆发以来,截至2009年1月,共有超过4200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死亡,平均每天2.4人,军费开支每月100亿美元。

  这些事例显示,二战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民族独立意识已成为世界民族的主体意识。要想通过武力去征服一个国家,获取该国的财富,几乎成为不可能。如何寻找新的途径获取他国财富,已经成为一些强国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