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的故乡在高原


据《新京报》报载,1028日,在昌平一居民家中,一条藏獒破门而出,冲上街头和附近的医院,咬伤了六人。这只藏獒随后被主人用铁链拴住,但一个小时后,该藏獒挣开铁链,再次冲上街头,又咬伤了十多位居民。

一时间,附近的人们谈“獒”色变,人们抱怨派出所没有及时管住这只藏獒,后面还不知要怎么处理这只藏獒。的确,藏獒看来是不太适合生活在城里的,除非你违反它的天性,把它用铁笼关住,用铁链拴住,可是即便如此,还是不时听说有刚烈的藏獒从高楼的屋顶挣脱枷锁,跳下身亡。

藏獒在城里就像是一只“坏狗”,它是凶狠的,暴烈的。可是,它的故乡本来就不是在城里,而是在高原,在那和天边接近的地方,在那可以尽情奔跑和撕咬的地方。它在城里像是一个“祸害”,可是在高原,它却是牧民最好的朋友和伙伴,是羊群最好的护卫者,犬中的王者。

人在知识和智力方面是大大地进化了,但在体力和野外生存的技能方面却大概是退化了。动物、或者说那些特别挨近人的动物、尤其是被人“野蛮”地集体圈养的动物,也跟着人一起在天性方面退化,而藏獒还保留着较多的野性。这也许是最后的不多几种还颇具野性的动物。如果它终于在人们的圈养下渐渐变成了一种乖巧的动物,它还会是藏獒吗?

有许多对动物的虐待。然而,有某种对动物的宠爱是否也是对它们天性的一种扭曲?将一种相当野性的动物封闭起来,让它们过一种和它们的天性相当不合的生活,是不是也是一种“残忍”?那些将藏獒当作宠物一样养着和炫耀的人们是真的在关爱动物吗?前不久报载说一位女士花四百万买了一只纯种藏獒,有30辆豪华轿车到机场列队迎接。他们是真喜欢藏獒还是喜欢别的什么?是真看重藏獒还是看重别的什么?即便他们是真喜欢藏獒,他们是不是在按藏獒所欲求的方式关爱它们呢?

人也许还必须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而不是或虐待或溺爱地去过多干预动物界的事情。据说,当凯撒看见某些富有的外国人在罗马抱着小狗和小猕猴在怀中玩弄爱抚的时候,他就问,是不是他们国家的妇女不能生育,他极威严地责备他们不应该把本来应该用在人类身上的天生的温情和慈爱滥用在动物身上。今天的人们也应该首先独立自足,率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树立一种生命关系的榜样,从而也就更有可能以一种正常合理的方式与动物打交道。

的确,我们并不是要和动物隔离,我们当然也可以和动物建立一种朋友或伙伴的关系,但最好不是那种很不对等的豢养者和小宠物的关系。人和动物自然可以比较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尤其是那些孤独、老迈、或者心灵受伤的人们可能更有这种必要。我曾经在夕阳下的海边,看见一个老人和一只狗,狗先是追逐海浪,奔跑着,然后走过来和老人一起久久地凝视着天边的落日,天黑下来了,倒是那只狗先对老人扬一扬头,然后一起离开了海边。

溺爱有它的问题。但现实世界里对动物的不当态度自然更多地还是那种直接的虐待乃至虐杀。为此,我在最近参加的一次保护动物的座谈会上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人不要忘记他的一种身份,也是他非常基本的一个身份,也就是人也是作为动物的存在。人有很多种身份,比如在社会中的父亲、母亲,包括各种职业身份,人还有与动物有别的人的一般身份,有理性,有语言,这都是人的身份。但是,人也还有一种更基本的、我们和其它动物共享的身份:这就是我们都是动物。

我们常说要“人其人”,要以合乎人性、合乎人道的方式来对待人。我们在对待动物的时候,也要以合乎动物生命的方式来对待它们。今天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的确很难说能够是完全平等的,但人至少要在和动物打交道时有一种尽量对等的关系。我们这时候要把动物看作动物,此时也最好把自己看作动物,像其他动物一样比较自然地竞争,不要太居高临下,不要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虐待和虐杀它们,就好像一个动物对人这样说:“你要抓我吗?你撒丫子来追啊! 不要使用什么枪炮火药,什么化学毒药,这算什么啊!”总之,人要想一想我们还有动物这样一种更基本的身份。这可能是一个比较低的标准和理由,但至少也能排除一些对动物的残忍虐待和利用。人作为有意识的人,作为地球上所有生灵的某种道德代理人,或还要负更高的责任。不过,从全社会计,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做起,让我们首先尽量以一种合乎动物、合乎自然的方式来对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