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苏醒,但不了解他,只知道他是快男。因为他在博客写了一篇有关房奴的文章,我点进去看了,非常深刻。我虽然与他身份不同,但他的观点是我一直主张的。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各种势力的簇拥下,一涨就是疯狂的十年。房价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方政府和所谓专家学者以拯救经济为幌子,与开发商一起设下种种陷阱和圈套,让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往里跳,杀鸡取卵式的做法,不但不能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反而会把大批老百姓引入地狱般的深渊,把中国经济推向灾难的边缘。
其实钱算啥东西,只是身外之物。重要的是失去理性的房地产也让众多视房如命的人沦为房奴,显然没有经济实力贸然沦为房奴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他们一早起来就喊着欠银行100块钱,他们不敢娱乐,不敢去饭店,更不敢生病。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计个人实力盲目跟风必然要付出代价的。
你说高房价有错吗?的确房价太高,可我们该表不了什么,唯独能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也或许当我们的观念都更新了房价就没那么高了。
在苏醒的文章里,房奴的引出也是源自对电视剧《蜗居》的认识。苏醒说从海萍决定买房子起,这有素质的知识分子就变成了俗不可耐的小市民,尤其逼丈夫跟父母妹妹借钱那几段,看的他很厌恶。这房子有那么重要么?让一个好好的人变成了自私鬼。应该这样说吧,房奴都是自私鬼,与文化素质没任何关系。本以为买个房子能安全,可当了负翁,反而极度不安全,生活质量下降,心态浮躁,这样的人生简直是胡闹。
其实看得出来,苏醒对房奴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或许他虽然星光熠熠,但是也身处在高房价的天下,更多的是无奈。我想,之所以《蜗居》热播,不外乎是其反映的住房问题太现实了,引起“房奴”一族的强烈共鸣。有人称,《蜗居》是专为“房奴”写的电视剧。像《蜗居》里面买套房“全家总动员”的现象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或更甚。特别是小年轻们结婚买房,“啃四老”已是必然,许多大城市的房价甚至让小年轻们连“啃”三代,三代人终生的积蓄都要拿出来才买得起一套房子。
总之,房地产是个变态的市场,房价是个变态的尤物,高房价下的人们心灵也被极度扭曲。高房价让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理智,更有人丧失的是道德,收获的是心理变态。这其中不单单包括房奴一族,也包括地方政府、开发商、专家学者等。统统都因高房价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心理扭曲。
房价上去了,GDP上去了,但在GDP增长的背后,普通人的心理、人生观在渐渐地扭曲,越来越向物质靠拢。高房价衍生出系列社会问题。因为房子,大学生不能安心读书做学问,读书期间就开始担心走上社会后的房子问题;因为房子,年轻人心态浮躁,不能脚踏实地地工作,天天想着如何走捷径赚钱;因为房子,恋人分手,或是夫妻吵架甚至离婚。
但是房奴最没有资格谈扭曲,别人心理扭曲他还有钱,可是房奴心理扭曲还能剩下啥?本来最质朴最宝贵的的东西也化为乌有。
苏醒说他很难理解房奴一族,为了买房子不惜连累父母,连累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开口容易的很,一套房子,让一个又一个要安全的人变得自私自利。他建议千万不要借给房奴钱,只要听哪位要买房子唠叨没钱,马上走人。这也是他的亲身体会。房奴的心态会随着那些沉重的人民币压力而扭曲着,本来是一特独立的人,有那么点自尊,可因为房子欠一屁股债,哭穷就成了拿手好戏。所有人都要“体谅”他们的苦,所有人都要发慈悲帮他们的忙,不然房奴会对身边的人有意见,这叫见死不救啊。有房奴就跟苏醒这样说过:“谁谁谁压根就没借钱的意思,不想帮我啊,这人我可看明白了。”
呵呵,借不借钱完全成了衡量够不够意思的标准了。我倒想说,朋友之间自然不会见死不救,但是如果说没有能力却鬼迷心窍,四处借钱,这样的钱真不能借。在我们自己都不敢买房时,你一个没钱的都敢玩,这不是朋友把朋友往火坑里推吗?当然不能否认有意志坚定的,良心不会被高房价击垮,但是的确好多人都被高房价弄得丧失了还钱的兴趣。
尽管房奴丧失了很多,但大多数房奴是这样安慰自己的。因为随着房价的飙升,根据经验主义的历史证明,他们沦为房奴后的房价也水涨船高,大都心里暗喜,我买的房子涨了几十万或更多。
可是人生究竟是什么最重要呢?
苏醒还有一点我非常赞成,他非常讨厌房奴的啃老问题。房奴的父母都不富裕,有的老人养老都成问题,还要被孩子逼着贡献出一大笔来,这些急着买房子的人,为老人想过吗?他们的钱赞助了你的房子,可他们的安全感怎么办?《蜗居》里有段,海萍死气白咧地逼着苏淳跟农村的父母要钱,那段真恨不能揣她一脚。尤其是当海萍看了套满意的大几居后憧憬着未来,她完全把借债的事忘记了。
海萍为了凑齐首付对她男人承诺:只要你妈把4万给我们,老了我们养她。苏淳说了句话有分量:难道养他们不是应该的吗?在房奴这儿,也许房子比爹妈还重要。
总结起来,不该借给房奴钱有下面这些理由。只是针对某些人群,请不要对号入座。
一、你想借我钱,我如果也想买房,我这点钱还差得远呢?其实有钱无钱只是个相对问题。
二、高房价摧残人,迫害人,借钱给朋友,等于把朋友推向火坑。
三、现实社会,借钱时是孙子,还钱时是爷。晚得罪不如早认清。
四、好点的还会想着还钱,许多有了房子之后就忘了。
五、一旦沦为房奴,他就掉钱眼里了,这还是好点的,可是越这样的人越换不起你。
六、借给房奴钱后,日后他眼里只有钱,虽然可能会说些感激的话,但事实上看不见朋友。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