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22日披露,政府年初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长8%左右目标的实现已没有悬念。正当人们对经济恢复之快令人欢欣鼓舞之余,让我们担心的是物价也在大阔步不断上涨。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货币供应相对宽松,投资和消费需求回升,导致社会对通胀预期有所强化,这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近期随着水、电、气、钢材等的涨价,几乎所有涉及民生的商品都陆续加入了涨价的行列,并以罕见的速度向上挺进,而且物价的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了工资的增长水平,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民生问题在物价飞涨中再次面临巨大考验。如果说关注民生,这就是最大的民生。所以,当物价在涨,工资在原地爬着的时候,我们的政府该做什么呢?
中国的通货膨胀,最根源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失衡,特别是房价的虚高,致使整个社会的成本上升。今年以来,房价飞涨,不仅使普通百姓多年的积蓄耗费歹尽,更推高了整个社会的成本。对我们政府来说,通货膨胀压力要缓解,最重要的就是收入也要增加。流传这样一句话:“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你一定要跑过CPI。”,虽然,当前CPI虽然保持在低位,但物价上涨的动力巨大,CPI转正的机率大大增加(粮价链条动了)。
众所周知,当前社会中80%的穷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物价上涨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80%的穷人。只有绝大多数人富有,国家才能安定,政府目前的主要责任是涨价之后如何保证普通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为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必须让所有涉及民生的产品处于合理的位置。当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差距不断拉大的时候,由于不同收入阶层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差别较大,因而价格上涨的影响也会同比放大,弱势群体的反应就相对强烈,更容易引起社会问题。
我们正在积极创建和谐社会,那么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构建新型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并在机制的落实上严格监管。一方面,我们要考虑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公众的个人成本和由此引起的社会成本,做到既不能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要把民生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
通胀预期加大,民生问题如何解决?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