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出发集结点,开始准备
我今年50,给自己一个生日礼物,在台湾骑自行车环岛一圈,9天骑了1100公里,其实刚开始我是约了一些朋友,想到台湾做一些深入的了解和观光,走路时间太长,骑自行车可能是一个好方法。专业运动员一般要七天,普通的行程是12天,而大家都是企业家时间比较紧就压缩到9天。行程一定,我二话没说,行,提包准备上路。结果报名临走的时候,俞敏洪刚体检完,腰键盘突出,李彦宏9天中有些重要安排,王石紧接着后面有个大型爬山计划,担心体力跟不上,最后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朋友俩人,同行还有4人,均是台湾捷安特自行车企业的医生、技师。因为我每年都有些户外运动的锻炼,所以对麻烦事一点不害怕。我每天长跑1小时,坚持了13年。在大陆曾经骑最烂的自行车从北京到青海24天骑两了千公里,爱折腾收不住。
在专业向导带领下,做足热身运动
知道人生的上坡下坡,审视处境和姿势
说着这就上了路,到第二天早上出发的时候,我以为要训练,结果车都准备好了,发了一身衣服、一个车、一个帽子。车一拿到,我22年前骑的是梅花牌自行车,最破的自行车,闸是这么捏的,座也挺硬。捷安特是全球第二大自行车企业,自行车带特别窄,车座特别高,屁股得翘起来。车把很窄,但很活,有十几个变速,我从来没骑过,上去就犯晕,不会操作,第一个转弯就摔了。20年前摔的左腿,这次摔的右腿,好了,对称了。让技师把把调紧一下,好点,坚持下来。
由于不适应新的自行车,导致腿部受伤
大概最多一天150公里,在高雄赶上台风,37度。汗如雨下、挥汗如雨,这不是很夸张的,我们每天一里一里地走,而且没有人替你。别人在前面走,我一个人差很远,慢慢骑。当然他们有补给车,老提醒我,是不是坐车?我说不坐。老提醒我,我说我肯定不坐,我就是晚点到。这种痛苦只有忍耐,每天骑12到14个小时,骑完之后什么都不想,我还带了很多书,以为路上可以看书,写点字,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干,每天晚上都累到瘫倒,第二天继续。
台湾东部都是山,起伏特别大,最大一个坡有将近11公里,一个坡11公里,实在骑不动。我有一个体会,人生也是这样,有多少上坡,就有多少下坡。上多少就下多少。有时候会感觉是不是上坡短、下坡长,其实只是用劲不一样,上坡是吃奶的劲,下坡是紧张,下坡我最快放的是43公里,我们有一个人放到50公里。上的最慢的是一小时时速一公里,实在上不去。有多少上坡,就有多少下坡,每天都有上坡、下坡。我就想其实做一件事情,上坡的时候特精神,下坡的时候容易松神,容易出事。这一回对上坡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我回来今天上午跟公司团队开会就提到,不能在上坡的时候劲用得太足,下坡不用劲。我们发现有两个女孩子,开始认为她们不会骑得过我们,可是她们骑得很匀速,一直超过我们。在高速路上要匀速,而不是疾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