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5日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企稳向好的势头依然明显,但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妥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货膨胀的关系,提高金融可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强贷款增长的可持续性,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促进民间直接投资,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和改善外汇管理。
就国内而言,目前来看,政府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措施在短期内已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下滑的态势。当前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企稳向好的势头依然明显。一是经济增长逐渐加快,经济主体信心趋于恢复。二是投资和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三是价格下行压力开始继续缓解。但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稳固,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当前,全球贸易水平持续萎缩,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主要经济体、金融体系正常功能的恢复非常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水平令人担忧,加上各国宏观政策协调有效性不足,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远没有消除,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顶着通胀预期加剧的压力,央行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决心并未动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手段,信贷环境仍然会比较宽松。分析来看,10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3000亿元左右,乐观估计的话可能达到5000亿元。央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67万亿元,以此推算,前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将有可能突破9万亿元。应对流动性过剩问题,有关是否加息的争论再起,央行的表态表明短期内加息作为一种政策选择的可能性并不大。
与此同时,央行的政策宣示也挑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在明年防通胀成为大政方策的背景之下,货币政策如何“微调”,将是影响行情推进(无论是大盘还是相关板块个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货币政策暂无“转”势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