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策走势及其对策


 

 

黑龙江省科顾委专家、黑龙江省社科院东北亚所研究员   

   

一、俄罗斯政策走势

1.整顿市场环境,规范中俄贸易

莫斯科今年629日宣布,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大市场自当日起被“临时关闭”。被查扣的20亿美元中国商品和在市场谋生的中国商人命运再次引起关注。俄方以该市场违反卫生规定的大量投诉为借口,下令“临时关闭”市场。这哪是临时,是彻底关闭。这些查封的商品大部分是通过灰色清关的中国商品,涉及3万名左右在俄华商。俄罗斯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严重损害华商利益。这一举动绝非偶然,实质是俄罗斯整肃灰色清关的延续,2006年年终岁尾俄罗斯政府就出台过禁止外国人在俄罗斯经营小额商品零售贸易禁令,并多次查封过有中国商人经营的市场。

2.限制原材料出口,提高出口产品加工程度

早在2006324俄政府颁布命令,把原木、未加工锯材的出口关税由每立方米 6.5%,不低于2.5欧元提高到每立方米6.5%,不低于4欧元。20077月份起,俄罗斯又把原木的出口关税率提高到20%,但不低于每立方米10欧元;从20084月份起税率则提高至25%,但不低于每立方米15欧元;从20091月起,提高至80%,但不低于每立方米50欧元。通过多次提高出口关税后,俄罗斯将成为世界上原木出口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此举将使以俄罗斯木材为原料的中国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这给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带来巨大影响。其他原材料产品的出口俄罗斯也在提出诸如提高关税等调整政策,加以限制。

3.整顿国际贸易环境,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目前,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世界各地,俄罗斯也未能幸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冲击俄罗斯的经济领域并对俄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受美国次贷危机恶化、俄格冲突、国际油价下跌等多种因素影响,俄罗斯金融市场强烈震荡,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加剧、卢布迅速贬值、通货膨胀加剧、股市下跌,使俄罗斯蒙受巨额损失。

俄政府在20081027的会议上原则批准了新制定的2020年前俄对外贸易战略。俄罗斯将采取多种措施呼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石油天然气出口尽快向卢布结算过渡,想使卢布成为地区货币之一。俄罗斯可能在“金砖四国”的贸易中向卢布结算过渡。“金砖四国”除俄罗斯外,还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

    二、俄罗斯政策调整的动因

1.规范商品零售市场,迎接入世”检查

俄罗斯政策调整是想在加入WTO之前对国内的市场秩序进行清理整顿,改变多年以来商品零售贸易的无序状态,迎接世界贸易组织官员的检查验收。长期以来,在俄罗斯集贸市场上出售的日用百货和轻工产品基本都是以“包机包税”等“灰色清关”方式流入俄罗斯境内,而“灰色清关”以及与之相关的海关腐败、市场管理混乱正是俄罗斯加入WTO最大的阻碍。移民的大量涌入不仅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扭曲,还导致国家犯罪局势的恶化。

俄正以法律形式规定零售市场统一运作规则。俄政府已经起草了两部旨在整顿和规范零售市场秩序的法案,一部关于强化在遵守贸易规则方面的责任,另一部关于零售市场。

    2.防范大量资金流失,维护国家安全

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俄罗斯公民对低档假冒商品的需求期已基本过去,开始步入正常的消费轨道。以前由于俄罗斯的外国商品准入门槛低,商检、海关管理不善,导致多年来大批假冒伪劣产品涌入,给俄罗斯商品零售业和民族工业带来严重冲击。俄联邦移民局负责人认为,大量非法外国务工者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在俄务工的外国人每年绕过海关检查将超过100亿美元的资金转移出俄罗斯,非法外国务工者因不纳税每年给俄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80亿美元。近年来,俄罗斯每年都遣返一定数量在俄非法务工的外国人。

    3.限制外国劳务,保护本国公民就业

按照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的统计,当前在俄罗斯1.5亿人口中有1000万到1200万外国人在工作,其中700万是非法的。非法务工人员中有40%从事建筑,20%从事批发零售贸易,其他的则在其他领域。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就此强调说,从俄劳动力市场某些岗位的需求来看,本国劳动力已经“足够用”。

俄罗斯已就对外国劳工实行配额制问题制订相关法令法规。据悉,已经颁布的这一法令,涉及招收外国劳工来俄就业的程序。其相关文件称,将依据各地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以及外国公民的职业、专业、技能、所来自国家及其他经济和(或)社会标准,来确定各国的配额。该法令还规定,凡持签证进入俄罗斯的外国公民,半年内在俄境内一次性停留期限不得超过90天;特殊情况下方可延长逗留时间,但不得超过10个自然日。

三、对策思考

1.转变观念,认真应对

要提倡对俄罗斯贸易互利共赢,通过中俄经贸合作改善两国人民的生活,促进中俄两国的共同繁荣。我认为中俄经贸合作处于调整期,根据俄罗斯政策调整趋势和我省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中俄经贸合作要实现四个转变:

1)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转变。

2)从以贸易为主向合作与贸易相结合转变。

3)从初级合作向产业合作转变(如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合作等)。

4)从原材料贸易向精深加工合作转变。

调整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我们要不急不躁,卧薪尝胆,努力准备,认真应对。

2.加强政府层面的交涉、协调,进一步规范我方对俄贸易方式。建议以省政府名义向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俄罗斯政策调整给我省及全国对俄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借助中俄边地贸合作常设工作小组的工作机制,争取与俄罗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协调,解决俄罗斯政策多变、延长海关通关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打击黑社会势力、保障我方人员合法权益等问题,为我国及我省对俄贸易创造宽松的环境。建议我省及边境地市政府出面与俄方相关机构紧急磋商,争取适当延长停止在俄经营零售商品贸易时间,给中国在俄经商人员处理和安置货物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建议做大做强对俄贸易龙头企业,不断培育新的对俄贸易主体,引导我省在俄从事经贸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尽快调整经营策略,规范经贸活动,打入俄罗斯本国人的营销渠道,利用俄方资源开拓中高档市场。积极鼓励引导省内外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进入我省对俄贸易领域,到我省来投资兴业,以南联促北开,使其成为我省对俄贸易的新生力量和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我省对俄贸易主体力量。

4.构建我省对俄出口生产体系。大体思路是,在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发展对俄高新技术、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加工、轻纺工业、木材精深加工等产业;在口岸等边境地区建果菜生产基地和对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发展已有的木材加工企业,除向原欧亚国家出口外,应研究向俄罗斯市场返销家具等木材加工产品的可行性。在铁路沿线和公路沿线城镇建加工厂,形成口岸地区与内陆市县联手发展对俄出口生产加工业,梯度共同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新局面。

5.建立国际物流公司,规范化操作国际贸易业务。建议把发展现代流通作为21世纪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增加投资、建设项目、扩大规模,而现代流通这样一个重大的领域,却一直被人们忽视了。国际贸易实践证明,现代物流是“贸易成功的驱动因素”,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要实现跨越性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发展中俄物流通道及物流企业合作来推动。目前,发展现代物流是中俄两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为此,我们建议组建国际物流总公司,在注入部分国家外贸支持资金的基础上,申请办理国家对俄贸易专项资金,并吸收国内知名大企业如长虹、海信、康佳等参股,使其成为市场机制下的现代化股份制企业。股份公司可以以资金入股,也可以以产品入股。为确保安全收汇,已与俄方商定在俄罗斯建立保税库,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这样不仅能改变以往企业独立作战、零散到俄罗斯打市场的做法,形成大兵团规模化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新局面,把中国名优产品,首先是名优家电和建筑材料等产品大规模推向俄罗斯市场,并在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建立售后服务中心,规范化操作对俄贸易业务。这样等于把哈洽会延伸俄罗斯召开,真正提高我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信誉。待条件成熟时还可开展对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业务。为尽早完成上述项目,带动我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新突破,希望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重塑中国商品形象。

6.加强对从事对俄经贸活动人员的培训。首先要加强对在俄从事商务活动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使他们适应国际特别是俄罗斯的新形势新情况,树立中国公民的良好国际形象,为中俄友谊和合作做贡献。对我省从事对俄经贸活动人员特别是从事资源开发等大项目工作的人员进行俄罗斯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教育他们不仅要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也要严格遵守俄罗斯的法律法规。

7.通过大项目带动中俄经贸的大发展。目前,可谋划建设中俄信息产业园,这不仅符合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形势,也必将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的新突破点和新亮点。

8.应努力消除中俄经贸合作的体制障碍,保证合作渠道畅通。要抓住俄罗斯入世的有利时机,积极与俄方解决合作中的体制问题,为中俄合作的有序开展扫清道路。双方要在金融、保险、税收、仲裁、商检、海关、运输等领域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规,共同打击各种商业欺诈和不法行为,为双方合作主体进入对方市场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完善双边贸易协调机制,缔结有关贸易秩序、通关便利化、贸易权益保障等条约。双方政府要为企业间的大项目合作提供优惠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协调。

 

 

       世界经济研究员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

黑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高级顾问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

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导师      

黑龙江省政府重大决策专家、省科顾委内外贸专家组专家   

手机:1394613434089111576

邮编:150036 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5-2316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ongkuih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