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中的“吵架” 意味着新的“危机”即将来临


      最近几天,只要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吵架的新闻,“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欧美和发展中国家都各说各的,是各国总量控制碳排放还是人均GDP计算控制碳排放成了问题的焦点,我早就说过了,孔夫子和强盗去谈判,孔夫子赢不了,即使是孔夫子发火、骂人,强盗的手段要比你更胜一筹。我们去哥本哈根开会,无非就是想让“强盗给我们出点钱,支援我们一点新能源的技术”,但强盗会这样想吗?他们想的一定是如何趁中国大发展时机多刮点油水,中国不是要开始扩大城市化了吗?好!要城市化,一定会有更多的“碳排放”,那么中国一定要为“碳排放”付出代价;中国政府可不是这么想,我们政府在想,我们才开始进入“大规模碳排放”,而欧美的工业革命“碳排放”已经200多年了,我们不能同日而语,但这和“强盗”说不通,“强盗们”已经看到了现在的地球在他们过去破坏的基础上,中国、印度在加速破坏,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想遏制我们发展的理由,但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

      我有时候在想,我国现在的国策很混乱,一方面想保持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却又要节能减排;一方面想淘汰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却又没有自己的核心新技术设备,想买,人家的技术,人家又不卖给你;我记得,以前中国人讲究“勤俭节约”,现在中国人讲究起“高消费”来了,一方面说“我们要搞低碳节能”,另一方面又宣传“今年汽车销售能过1200万辆”,汽车业发展如何如何,汽车这玩意儿,钢铁、铝、铜都来自于“高碳排”,而且每天要烧汽油,绝对“高碳排”,但今年的GDP能保8,在消费这驾马车上,他创造的GDP功不可没,要快速发展经济就要高消费、快消费,所以促进消费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而高消费、快消费又和低碳愿望背道而驰,所以我说“我国现在的国策很混乱”,很矛盾。

      据说,GDP保8,造了很多高速公路,但路上没车开;造了很多高楼,房子没人住,“炒房团”买了房子一定不是为了住的,不少小区到了晚上,只能看到三三两两的灯火;不少开发商,楼宇盖好两年了,还捂着不卖,这些房子所用的水泥、钢材都是“高碳排”所赐,它们用的是去年的产能过剩,但我们的钢铁、水泥还在拼命生产,继续排碳。我们的公益广告一遍遍在说:“地球在哭泣”,而我们为了赶上欧美200年的碳排放,在毫无节制地消耗资源,这样的国策,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如今的中国社会,10%的人消耗了90%碳排放,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的吵架,要是最终没有达成共识,欧美一旦向我们收取高额的碳关税,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中国的老百姓,中国,90%的中国人将担负起更沉重的税赋,中国经济可能不是二次探底就能走出危机了。

  

  

   

  —————黄一秦(头狼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