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作者:利奈尔 分类:易经讲义
 
    “《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这里引出了益卦上九爻的爻辞作为证据,来证明上面的“子曰”。我们还是按照惯例,把益卦先作一个全面的分析。
  
         益卦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从卦序上看,损卦过后就是益卦,损益互为综卦,内容、说法也正好是相反。但是,面对损益二卦,如果我们处理得好的话,也都是很有利的事情。
  
  看益卦的卦辞:“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这里的“攸往”,可以指上下卦之间、内外卦之间的这种卦气的交流。损卦是阳气由下到上,益卦是阳气由上到下,流动很通顺,于人很有利,大江大河也能平安渡过。
  
  我们来看《彖辞》:“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所谓的益,就是损上益下,就是损减上面以补益下面,比如一个领导人能够把自己的利益分给大家,那当然老百姓就很高兴了。“说”通悦;民说,就是老百姓很高兴;无疆,那就是无边无际,老百姓高兴得没边没沿。其实,“损上益下”最终也会益上,尤其在太平时节,领导者能够把自己的利益给老百姓均沾,那么你的地位肯定就会更稳固,这个社会更安定,你就能够长治久安。所以,这个“损上益下”实际上是上下双赢,当然最重要的是“民说无疆”,老百姓高兴最好。“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这些语言用得很积极,气宇轩昂。就卦象而言,“自上下下”,就是指九五阳爻有向下与六二相呼应的趋势,以此调节全卦的阴阳平衡,这样益卦之“道”就会大放光明。
  
  “利有攸往,中正有庆”,我们看,为什么损卦和益卦的卦辞中都有个“利”字?就是因为“中正”,中间都是连续三根阴爻。损卦中说“有孚”,中孚卦中间两根阴爻,也是虚心诚孚之意,心空有孚才会有利。如果中间都是满满的,那心就被堵死了,就会不利。这是我们判断卦象的一个基本经验。“中正有庆”,中正即心中诚孚,自然吉祥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涉大川,就是过大河,过大河而很有利,是因为“木道乃行”。益卦的下卦为震,为东方之卦,震为雷、为动、为木。震卦行运的时候,春雷一响,草木就开始生长,所以是“木道乃行”。
  
  “益动而巽,日进无疆”,益卦是下震上巽,震一动是为下卦,巽风而入是为上卦。整个益卦给人的感觉,就是下卦一震一动,马上就顺风而入,给人日进一日、不断向上的积极动态。“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天施,乾为天,上卦之乾施一阳入于下卦之坤中,故上卦因乾施而变为巽;地生,坤为地,下卦坤地因得乾施一阳,初爻变而为震卦。天施地生,就是损上益下,为此,自然万物都得以均沾的这种天施地生的利益,所以是“其益无方”。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损益二卦之中,都有“与时偕行”这样的提示,所以与时俱进、随时而变是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学习《易经》,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句子,要反复体会,尤其是在遇到具体的事情,走不通时就要求变,变通之后,日久则弊生,老毛病又会重现,在穷途末路之时又要再一次求其变通。损益之道就是这样一种不断“与时偕行”的轮回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