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的希望还是孩子的希望?


 烟草的希望还是孩子的希望?



去年地震后,四川灾区建立了一所“四川烟草希望小学”,不仅屋顶上有明显的“中国烟草”的标识,楼下的一块石板上还写着“立志奉献社会,烟草助你成才”。“所有人看了以后,先是哈哈大笑,笑后是非常沉痛的感觉。” 新探健康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宜群教授说。(人民网)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10567477.html

凝聚着社会各方爱心的希望工程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其间资助建设了15940所希望小学,让300多万名贫困孩子能够继续学业,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以烟草冠名的17所希望小学,虽然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却很值得社会去思考和检讨:如何让爱心善举不变味,让捐建希望小学真正回归公益?

吸烟有害健康,早已为社会所广泛认识,控烟也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致行动,我国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有义务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作为烟草企业,捐助公益事业体现出其社会责任,但控烟同样是必须自觉主动履行的社会责任,忽视公众身心健康的“爱心”显然会大打折扣。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控烟当从青少年抓起。孩子在打着醒目烟草广告的学校里上学,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极有可能让他们对烟草产生“好感”,而忽视其危害性,自觉不自觉地加入烟民行列。烟民队伍的扩大这固然是烟草是最希望看到的,但下一代的健康却不能不令人担忧。

因此,笔者认为,烟草企业赞助希望小学及其他公益事业,应当是尽一种社会责任,而不能变异为商业行为。如果你真正为下一代着想,心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不妨做一回“无名英雄”,而不应将自身发展的希望绑架在爱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