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网——中小家电企业发展之路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家电,这些产品形形色色、各种各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走在科技前沿精密的平板电视还是简陋得只有一个面板壳+一块电路板组合而成的加湿器等小家电都一样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偶尔看到些造型精美的家电产品时,有谁会想到过背后的故事?那些小家电企业的老总是怎么创业发展起来?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中国网库一直都在做一项“优质供应商”的小家电企业调查。主要是针对广东、浙江两地中小型的小家电企业,所做的一项活动。这里所谓的中小型企业指的是,厂房超一万平方米,工作人员超一百人,年销售额超过四千万的中小型小家电企业。恰好,小编分到的是广东顺德中山两地企业较多,由此相对于以前,更多地了解了小家电企业老板们的创业故事和企业的发家史。或者其实不算什么,但有几个企业老总的发展思路以及企业发展历程感觉挺值得与大家一齐分享的。
    小家电企业:创业的前世今生
    经过调查了解,发展到现在能够上一定规模,年销售额超千万以上的广东小家电企业并不多见,主要的创业时间也是集中在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91年至1993年,第二时期为九十年代中后期,第三个时段为2002年前后。其中也有1993年创业的以及1994年创业的,这两年的企业有很多都是燃气具,油烟机,热水器行业发展根基很扎实但真正强大的不是特别多。但是1995年至1998年这几年创业的企业崛起得比较多,像熊氏电器,欧意,欧兰斯等企业。2004年左右的企业发展最快,但发展时日较短,与1995年至1998年的企业相比起来,发展起来成规模的企业的数量有距离。
    第一代:政策优势,本地人创业
    从九十年代起,广东顺德、中山这两个地区的政府实行一种“行业重镇区域“的政策,即是在某个区域集中发展某种产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带动经济发展,像顺德乐从龙江主攻家具,而容奇、北窖大力发展家电,均安是国际牛仔城这些都是从九十年代起已经开始发展。当地人开厂创业时政府在政策、银行信贷方面是给予一定的支持。由此这个时段很多顺德本地人开始在那个时候创业,赚取第一桶金创业的概念在这里并不是十分重要,很多本地人可以采取卖地,或者是将房地抵压到银行获取创业基金。同样这个道理放在浙江一带也是非常适合。可以讲从九十年代初到2000年发展一直稳定的企业老板有很多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像大福建明的老总曾健民,1996创业到现在,厂房是自己买的地,还拥有两家公司,在榨汁机行业里已经算是大型生产企业。这类型企业发展多数都是稳字诀,是一些老资格基础扎实的企业,老总年龄一般已经到了四五十岁,有的到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让儿子做接班人,多少有点第一代企业的意味。
    第二代:有经验、人面广、更灵活构成中流砥柱
    当然也有外地人创业。其实在广东顺德,中山,深圳开厂的也有很多是来自浙江,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方,由于不是本地人,在政策上虽然没有本地人那么有优势,但是广东是改革开放发展起来最早的地方,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城市是肯定不会拒绝有心创业有志之士。很多朋友来广东打工,积累到一定的经验,人脉以及资本实力后,也会创业。由此有门路有渠道这类企业多数是在97年至2000年左右,老总的年龄都是三十多将近四十岁,发展起来不但稳而且也很快,是小家电行业的中流砥柱,可以当作小家电行业的第二代企业。
    第三代:行业的“新锐”
最后一类企业,上规模的数目不多,但能够在短短二、三年间就可以一炮打红窜起,可以讲是行业的新锐。这类企业老总多数具有一定的文化,具有敏锐是市场洞察力,善于管理以及对商业模式的选择颇有心得,代表企业像格兰仕集团,慈溪杭州湾,这两家发展起来模式不同,但是极具意义。
    创业曲折:稳打稳实的白手起家
    无论以上哪一代企业,只要是白手创业的大多数都经历过,一开始的夫妻店,兄弟店十多个人组成的小厂通过一些简单的成品组合OEM代工、或者是贸易销售倒买配件方面慢慢发展起来,然后是成品OEM,再后来慢慢发展起来,成品向配件,研发方面扩伸,而配件商则向成品商发展。成长成集研发,生产,渠道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从小厂变成大厂的经历。
    在采访过程中,就有这么一个白手创业的故事:
    生产电磁炉的欧兰斯的老总郭诠容在业内颇为有名。据了解郭总是顺德本地人,原来是格兰仕东北区负责销售的业务员,在九十年中后期自己跑出来创业。被业内人津津乐道的不是其在格兰仕的职业生涯,而是其白手起家,在创业初期时自己亲自送货的种种奋斗事迹,一直到现在郭总还坚持着每天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在工厂里面不但涉足掌管销售,还亲自参与到技术设计,开模研发中去,还经常给旗下员工培训,简直就是一个懂技术研发,营销,管理的老总通才。发展起来的企业稳打稳扎,是从几个人小厂发展成中型规模厂的一个白手起家的典型。很多从原来发展起来的夫妻店,很多都是“男管销售,女管财务,或者是男管技术,女管外联“无论怎么样都会有一定的侧重。而这种努力上进向通才努力发展的老总可谓是精神可嘉。其实很多发展中的小家电企业老总都具备着努力上进的特质。
    创业:人脉的起点
    白手起家,不怕艰苦,努力上进是老总们要具备的特质,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是人脉关系。很多小家电企业老总以前都是做销售出身的,有位老总在创业之前就曾做过19年的销售。上面提到一个行业新锐——浙江杭州湾,在未创业之前就已经拿到了美菱,熊猫的合作项目,接着下来还跟长虹,樱花等都有合作,人脉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像好妈咪榨汁机,或者大家不是很熟悉这个品牌,相信美的大家都很熟悉,其中美的榨汁机OEM有八成的来自于妈妈咪代工。好妈咪代工服务过的品牌还有龙的,华生等榨汁机、搅拌机。在这里面没有过硬质量和深厚人脉是得不到这些订单合作的。从销售渠道来讲,经销商与代理商之间人脉关系就更显重要。
    两种发展思路:OEM与品牌的矛与盾
    品牌是一个好东西,相信很多发展中的小家电企业老总们也是一直在犹豫着继续OEM还是做品牌。基本上有很多白手起家的企业,就是从OEM起家,发展的。直到目前很多厂都是OEM与自有品牌两手捉的,有的OEM占到了90%,像恒业五金,这个牌子在消费终端或者很少人知道,但是在业内恒业油烟机高,中,低档通吃,既替大品牌贴牌,也替小厂们贴牌,OEM贴牌的油烟机产销已经达到中国行业前十。像创尔特,东菱,威王这些以前都是OEM成长的大鳄,直到后来出口转内销,很多企业才开始意识到自有品牌和内销的重要性,才有大部分企业开始重视自有品牌。
更大多数的企业是OEM与自有品牌“六四比例”的两手捉。其实OEM是企业最初发展的基础,这里也有三个不同企业在品牌面前有趣的故事。
    OEM——自有品牌——OEM
    顺德某燃气灶企业,创业于94年从燃气具开始做起差不多算是第一代企业。原来小厂帮企业OEM为主,后来发展思路调整发展自主品牌,再后来老总的儿子在2006年接手后,又开始重新走回帮大企业OEM的道路,是个很有意思的OEM——自有品牌——OEM的发展路线。随着访谈的深入,发现该企业是典型的第一代企业,开厂很早,企业内部构架成熟,渠道稳定,属于一步一脚印走起来的企业。但企业规模不大,从业人员只有百人左右,年销售额在五千万左右。这样的一个企业,从建自有品牌开始转向OEM大单,除了产品质量过硬有口碑之外,跟企业老总性格有关,另一个原因是燃气具行业的大环境所致虽然没有大洗过牌,但是牌子方面基本上已经是万和,万家乐,方太,华帝,老板,帅康这些牌子的天下。这个时候要做品牌没强大的资金实力支撑大笔的广告费的话。很难有突出机会。
    渠道资源共享的OEM模式——类ODM方式
    这个案例挺有趣的。杭州是一个专业产饮水机,水器的家。这个成立于2004年底算起算是第三代企,但就仅仅二三年经从的十几展成三百多人模的中小型企,而且每年以15%的速度在展。展已赶上很多第一代企模了,算是第三代里的新经过深入,发现这个也OEM,但是高明之在于——在OEM合作的人家的渠道也“过来,有点像ODM的方式。
    据了解这个企业还没开始创业的时候,就已经谈到了美菱,熊猫两个较大的合作项目才开始建厂,后来又谈了深圳樱花,长虹等,说是OEM贴牌机,但是这些合作高明之处在于——杭州湾与这些企业谈的都是这些品牌从事主行业不冲突的饮水机,净水器行业的(至少熊猫,深圳樱花这些一开始是不打算深入的水家电行业),相当于承包了这些合作商的饮水机业务一样,直接贴牌子销售,并且直接吸收以上这些牌子的大部分销售渠道,将这些牌子的渠道资源掌握在手中,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在吸收了大量的渠道资源,再通过过硬产品质量以及商誉将这些渠道牢牢掌握在手中。从来OEM只是用来作为制造的衍生,而这种通过OEM合作掌握下游销售渠道的方式不能不说是一种精明。这种模式,既区别于OEM又区别于原来品牌租赁的ODM模式。但是却是确确实实地实现了渠道资源共享。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用这家企业的厂长的一句话:渠道资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点出了这家企业对渠道的重视。
    名人战略——亚蒙电磁炉
    以上两个企业讲的都是与OEM有关的,下面这个则主要是在品牌方面的一些运作方式。亚蒙电磁炉这个企业成立也是在2004年,虽然厂规模不大,但仅仅两三年之间的发展,可以用“窜红”来讲述其发展速度,据业内人透露,这个企业电磁炉最高出货量能够一个月达二万台。这个数字,不知道大概会嗤之以鼻,但是如果你知道有的专业做电磁炉的小厂在旺季高峰期时每月也只是五千台的量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二万台电磁炉在广东当地的小家电企业里是什么概念。
    翻开这个企业的简史,发现他们老总蒙志刚相当的抢眼与高调:“中国OAM品牌运营模式创始人,著名品牌策划人,经济师,参与策划2006年华宝——亚蒙家电航母、2002希贵家电航母、2003年12月格兰仕、康宝消毒柜、名人电脑、欧派厨柜等十大品牌的互动联合营销活动以美的、科龙、格力等品牌的多项大型促销活动……”等若干字眼,以及企业网站上图文并茂地显示蒙老总领奖,与名人合影,接受采访的相片。
很明显是一种名人战略,精通策划使其开始就重视品牌建设以及新闻焦点炒作,策划的职业生涯也为其带来了“顾客”,为格兰仕等其它企业的电磁炉代工。策划人的素质也使其创业极具激情与梦想,在创业的思想深度上已经胜其它第一、第二代企业许多。所以即使创业时间不长,但也足以令其窜红与立足。
    列举了这么多个案例,一边写一边思考,发现产品质量,OEM代工仍然是中小家电企业的基础与本源,而渠道与商誉则是这些企业的得与发展的要素。或者表达上有点乱,不过却是这段时间里对发展中的中小型小家电企业又有一种不同的认识。欢迎各位专业人士前来指点。
中国网库 www.99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