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堂小学英语“五环节”实验教学模式
1、准备活动
正确而巧妙的准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一开始,可通过唱歌、游戏、竞赛等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之中。接着进行自由会话,会话的形式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师生之间进行。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现自己,又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潜移默化地掌握一些日常用语,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长期坚持,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呈现活动
布鲁姆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学生开始就知道老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的组织学习。”因此,教师可利用直观教具、简单的口语、动作、表情、演示等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识,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然后适当抓住时机将各层次目标展示在学生面前,鼓励他们按学力选择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在内心对师生合作达标活动构成默契。
3、导学活动
学习语言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才能快速记忆,融会贯通。继呈现、展示后,教师可设计一个导入新课的环节。这种导入可以是结合呈现进行,也可以另辟新路。总之,要利用情景来导入,将学生领入新课的学习之中,使学生逐渐养成“借助情景理解英语”的习惯。经过导入,在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并分层次提问学生,及时进行艺术精讲,启发上层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功能句型,为中下层生释疑,帮助学生记忆重点。
4、操练活动
操练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操练时可先提出情景,通过游戏活动把对话中的重点句读熟,做到熟练流畅地说、读、叙述,使功能句型在头脑中刻上深深的痕迹。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分两人或四人小组,根据自己的学力选择熟读、背诵对话、分角色对话或为会话人物同步配音、或自编并表演对话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巡视并随时作必要的指导。
5、应用评价活动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交际。因此,教师可根据学习目标、学生水平及教材特点,为学生提供信息差,鼓励学生就信息差对话,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在应用活动中,要适当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最后,教师对一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纪律、交流能力等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及时通过物质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方式,分别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