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档案:林堂小学开展“学、创、提”活动的阶段总结


林堂小学

开展“学、创、提”活动的阶段总结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创出我校各学科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特色,根据《范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学习名校经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活动的通知》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我校“学、创、提”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校开展 “学、创、提”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广泛宣传

“学、创、提”活动启动后,我校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精神,研究部署工作,并迅速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并制定了《林堂小学关于开展“学、创、提”活动的实施方案》。

1221日,我校召开了由全体教职工参加的“林堂小学开展‘学、创、提’动员大会”,会上校长全面部署了我校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学、创、提”工作,要求全校教师学习先进经验要结合实际,不要盲目的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结合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学习实施。抱着对事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让先进教学经验在我校开花结果,让每个学生都满怀信心地追求进步,追求成功。要充分认识每一名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有着一种良好的态度,乐意学。

二、认真学习,转变思想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教学模式”,在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使我校教师全面领会“先进教学模式”的内涵,为每一位教师配发了教研室编撰的《先进教学模式资料汇编》,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把握先进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结合自身情况,写出学习心得体会,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原来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己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学习我县濮城镇中学的六环节教学法,大屯中学王丽霞的“六步快速作文法”,辛庄中心校结对帮扶教学模式等,认真研读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以及我省西峡县“三疑三探”、新郑市实验中学“三五三学研式课堂”等先进教改经验,准确把握他们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真谛,切实转变观念,既不能死搬硬套,更不能无理排斥,要结合本校、本班、本学科实际,汲取精华,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1212日,我校召开了学习“学、创、提”活动座谈会,优秀实验教师作了专题发言,会上她们畅谈了自己在学习先进教学模式中的深刻体会: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革新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做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与会教师听后深有感触,纷纷发言,表示一定要通过“学、创、提”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地反思,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探索创新,形成特色

我校在各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实验,确定了实验班级及实验教师,由专业知识扎实,具有积极探索、富有创业精神的教师参与实验。

经过学习研讨,我校已设计出《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实验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快节奏,高效率” 实验教学模式》和《小学英语“五环节” 实验教学模式》三种学科的创新教学模式,要求实验教师边学习,边研讨、边实践,同时要定期与其他实验教师沟通、交流,邀请领导、教师听课、诊断、指导,以达到能够在实践、探讨、摸索中不断提高所采用教学模式的熟练程度,待经验成熟后在全校推广学习。

在学习名校经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有效地推动我校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