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言集纳(二十四)
1、评不融的雪《谁是小店内贼》
读后评论
读了六篇,几乎篇篇都好,文字也很好。这一篇反映着那一时期特殊的社会状况。我想,小说中的陈师傅和邱师傅两种典型,在当今社会都可能做出一番事业。但在那时的畸形社会关系下,或者为了一丁点私利而费尽心机,或者为了还自己的清白而拼尽全力。这些,曾经是中国社会实实在在的无言的悲剧;现在则不是社会的主流了。
只是对讲温州人的一篇略有不同看法。简单化或绝对化的概括都难免有毛病,但国人整体或某地区居民共同性的种种陋习无法否认——你的这一篇文字实际也已表明了此点。
不融的雪留言2009-08-08 17:13:48:
不融的雪评论2009-08-08 17:46:11:
先生是个认真的人。
2、评李劼《鲁迅:通向毛泽东的桥梁》
姑且不论作者为何有如此的一腔愤恨,假若鲁迅真是作者所描写的可恶、可恨、可悲、毫无成就,鲁迅也就根本谈不上作者文章中几乎时时可见的所谓鲁迅的“深刻”。我只知道,从作者的本篇文章可见——作者决不是一个男子汉!奉劝作者不妨看看蔡元培对鲁迅的评价。
3、读吴利强《温州》
我不是温州人,但从各方面的情况看,我想,你所讲的“人的积极性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致富因素”确是温州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其他地方的人与之相比可以说都不得不承认差距显著。至于各种加工产业的分工,主要还是取决于当地、当时各方面的具体条件;虽然从表面上讲,一定的分工现状是企业经营者主动选择的结果,更大的程度上还是不得不如此,即是说,经营者认为这样的分工对本企业最有利,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双赢。
4、读新闻《专家称汉字整形只针对印刷体 楷体字暂不改变》
“王宁称,一个字改还是不改,恐怕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的,而要看它合理不合理。”——此位专家连文字演变最基本的规律“约定俗成”都不知道,谈何专家!但却要由这样的人来决定所谓汉字整形,实乃可悲。
5、读陆家希《杨恒均先生贩卖的是什么“民主”
——一个非共产党员的心声》
读后评论
分析得很好。其实,中国的所谓学术界,以学者自居的也持杨恒均这一类民主观的人实在不能说少,例如经济学界就是如此。而且,大众也是如此。这一类的观点从政治上讲可以归结到一点:除了西式民主,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能否真正创造出代表社会发展必然性的民主形式?杨恒均及持相同看法的人自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不必讳言,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这方面的实践很大程度上是不成功的。现在也难说在这方面取得了多少实质性进展。举一个小例子,凡是政治方面的会议,无论会议级别是高是低,有几个人能抱认真讨论甚至辩论的态度参与其中的?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对于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的挑战。要论中国的民主,如果不能体现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活中,不能在此基础上体现于全国的政治生活中,就不能说有多少实质性进步。国民整体的进步也是大问题,例如,网上多少对腐败看似深恶痛绝的人,以其分析和处事方式,可以推测,假若其人有机会掌握某种社会权力,走上腐败老路的比例不会低的。
陆家希的回复2009-8-22 17:05:07:
谢你对拙文的支持。
答回复2009-8-22 21:16:48:
陆家希回复2009-8-23 7:59:43: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