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能量


  每个人都有大脑,但大脑的实际智商会有本质差别,同样智商所发挥的能量也因人而异,谁不想自己有一个可创造巨大能量的高智商大脑呢?然而涉及这一问题的先天后天性因素较多,有的个人可以左右,有的则无能为力。有人言成功的公式=天才+勤奋,意为凡欲取得事业成功得人,即使天生聪明但后天不作为也是不可能的。还有人言成功的公式=天才+勤奋+机遇,强调了机遇的重要,即便先天聪慧后天也努力,机会错过则枉然。

  现实是美好的,又是残酷的。有的人生路平坦而笔直,有的坎坷而曲折,前者可能是好运亲睐于他,加上自己很好地把握了机遇,后者可能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良机擦肩而过,细想起来也内含着一个人的能量因素。有时候两者智商不相上下,但因个人社交能力、工作能力的不同,或是智商发挥的社会层次、适应范围不同,往往释放的个人能量明显不同,甚至条件相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能量效应。如20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缺乏人才,大中专生出校门就可进入上层社会领域,所以个个都有起点很高的用武之地,眼下事业成就,看似能量大的惊人。相比之下,21世纪的本科生、研究生远没有那个时期的中专大专生幸运,他们应算当代高智商的人群,可国家不包分配自己得找饭吃,因为市场竞争激烈,谋个生存的立足之地已不错了,难有充分展示智慧的现成舞台,再大的能量至少也会短期限制在窄小的空间里。此外,有些上学少的人并不意味着比上学多的人智商低、能量小,只是智商应用的领域不同而出现某种倾向性的结果,媒体称中国当今拥有千万财富的人多数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他们的智商体现在经营能力方面,相反高学历的人智商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而创业兴业的独闯能力要显逊色。在高学历的人群里,有的研发能力强出的成果多,有的则长久停留在循旧的水平上,虽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冲刺的成绩比分仍会有悬殊,能量=能耐=作用。还有一种情况,能量相同但由于社会认知度的差异对其评价的角度必有不同,有的人能量很大但发挥在社会科学方面,有的能量不大但发挥在自然科学方面,在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社会环境里,用不同的世界观来看的话,可能自然科学的小成就往往被人看作比社会科学方面的大成就价值更高,因而显得能量就大。当然,人的智商和能量差别乃正常的客观现象,“十个指头必有长短”,哪怕智商相同而性格、环境不同,各自在能量的发挥上定有大小之分,千人一面是绝对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