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仿古家具应该原封不动的照搬明清家具器型,还是推陈出新做出印着我们这个时代符号的新古典家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红木仿古家具制作企业。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得到专家及红木家具爱好者的回应。
家具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缩影,它伴随着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必然映照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艺术、审美、时尚、哲学、科技、道德、习俗以及宗教等等。我们今天所做的红木仿古家具似乎不应一味追求尚古、形似,而应着眼在弘扬优秀文化、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做出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特征,适合我们这个时代使用的精品家具。
但这话说说简单,真正要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且不说是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在古人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即便做出了超越古人的器物,消费者是不是能认同就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情。笔者曾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实例:一件材质保真、做工一流、器型优美,在展厅里被不少红木家具爱好者啧啧称赞的创新家具,在另一些人眼里却是一文不值。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是谱上的么?大概是说这件家具是不是严格按照明清家具曾有过的器型做的,如果不是,做得再好也是白费。制作红木仿古家具的企业是靠消费者买单生存的,若是没有消费者的认同,就是再好的器型,企业也不敢贸然生产。更何况能做到在明清家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谈何容易,弄不好就会出现不伦不类的垃圾家具。还是照搬明清家具器型保险,甭管做得好不好,至少靠谱。
殊不知,明清家具也不是件件经典。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巅峰之作,这是举世公认的。但即使是这种鼎盛时期的家具,在王世襄老先生的审视下,固有十六品之得,仍不免有八病之失。王老先生是中国古典家具研究大家,引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古典家具收藏的潮流,是我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首席专家。虽然王老对明式家具进行品评时反复强调这只是一家之言,并不只限于此;虽然品评艺术品不同于化学实验不管谁来做都有相同的反应,对于审美,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爱好,见仁见智,必然有分歧。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权威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出:靠着谱做其实不一定靠谱。我们没有必要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带上糟粕。何况明式家具也是在总结前人无数次改进设计的基础上达到的巅峰——改进才是硬道理;何况工艺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审美、时尚的变化:明代有了先进的工艺手段得以不囿于几千年传统的髹漆工艺使名贵硬木一露真容,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比明代更不知提高凡几;何况我们现在还有明代所没有的电视、电脑等等家中必不可少的电器以及快节奏的生活……
话说到这里,似乎推陈出新已成定论。不过且慢:有些专家还没有明确意见,消费者也还没决定买单。在推陈出新尚未形成舆论前,这些活只不过是一家之言。
其实现在已有很多南方的厂家在大胆创新,只是北方的企业创新者尚少。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我们绝不希望今天的红木家具业误入晚清家具的死胡同;我们盼望着能有红木家具业长远的未来。
中国大城红木网原创文章:www.cdchmw.com
中国大城红木网评论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