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称,在五个方面须向中国学习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中国不仅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全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认同中国的重要作用。相反,美国在危机面前相当脆弱,它在很多方面都应该向中国学习。
对发展的渴望:中国政府正在修理全球最大的工程:覆盖全国的高铁网络。毫无疑问,中国一直都有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前任美国商会主席麦健陆认为:“我们能向中国学习的一点就是设立目标、制定计划,然后共同努力。”尽管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发达国家,但今年它7870亿美元的刺激预算中,只有1440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对教育的热情:目前中国的文盲只有不到10%,而美国却有14%。中国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学习数学和科学,美国也应该这么做。中国的孩子在这方面始终领先于美国的小孩。中国学生每周的学习时间是美国学生的2倍,这对培养高级人才和提高生产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有人会说,美国大学的精英比中国精英更具创造力,但是人们不应该忽视员工受教育程度对公司和经济的贡献。
对长辈的尊重:很难想象中美两国民众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是如此不同。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关系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在父母年老时照顾他们。尽管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为退休人员制定一个更完善的社保系统,中国几世同堂的现象会有所减少,但没有人认为中国尊老、敬老的风气会因为富有而发生改变。社会老龄化已经成为困拢美国的严重社会问题,预计到2030年,美国的老年人数量会达到7140万人。然而目前美国的养老院已经人满为患,为此美国政府不得不增加对老年人口的补贴来缓解这一问题。
对储蓄的执着:美国人总是强调,中国人应该消费得更多。然而,美国人其实应该学会如何存钱,而且不少美国家庭正在这么做。2005年,美国的储蓄率几乎为零,去年的金融危机让他们尝到了苦头。高储蓄率,从长期来说,能够增加投资、生产力和就业率。从短期来说,它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对未来的憧憬:中国正在为将来的地位努力,她正在不断地、堂堂正正地前进着。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成绩值得国人为之骄傲。对于陷入26年来最大经济萧条的美国人来说,这些都是他们应该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