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是靠炒作出名吗?


    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民主得可以了。不是吗,您瞧这言论,只要不违纪违法,似乎说什么都不要紧。于是,各行业各界人士中,常有雷人之语出来。要说最容易拿来胡侃一番的,莫过于历史和历史人物了。孔子及其弟子、诸葛亮、刘备及其幕僚等等等等历史人物都曾被人从书斋里翻出来,极其新颖地反弹琵琶一番。这样下来的结果,没多少历史人物能够幸免了。这不,现在轮到李白杜甫了!曾因“丑陋地理志”系列备受全国网友“切齿痛恨”的湖南作家张一一在沉寂一年之后,近日再发惊人之语,矛头直指李白的“蔑视权贵”和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都是炒作,并且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炒作学》的“学术专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张一一称,李白的所谓“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等唐朝文坛大事件都是他自个儿炒作出来的,“以李白当时对仕途的迷恋,再加之杨国忠、高力士的位高权重,‘国忠磨墨、力士脱靴’这样的事情断断不会发生”,张一一认为,不仅如此,李白所谓“西梁武昭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以及他母亲临盆前夕“梦太白金星入怀”等不靠谱传闻,都是李白的自我炒作伎俩。而杜甫“晋镇南将军杜预之后”的身份也是杜甫自己炒作出来的,他的“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勉可以窥见其“性情乖张、好为大言”的一副炒作姿态,“杜甫要是能活到今天,没准又是一王朔、韩寒、宋祖德式的‘大嘴’”。

    真正要炒作的恐怕不是别人,正是张一一先生。

    首先说,历史不是橡皮泥,不是愿意怎么捏就怎么捏的。姑且不说唐朝人当时有无现代人这种意识,只是请张一一先多看李白杜甫的诗文,研究一下,这些文章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真的是靠炒作而来的吗?再看看文学史上怎么评论两人的,史家也在帮忙炒吗?李杜在文学上有多大成就?古人今人都认为那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巅峰。张一一认为两人具有炒作才华,而张一一怎么可以把两人非凡的文学才华跟炒作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才华与炒作沾得上边吗?

    其次,从张一一的一番话里可以看到其讲这番话的真正用意。张一一认为,炒作是“一项高智商的运动”,而作家是一个相对清贫的职业,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当代作家不应该再一味恪守“甘于清苦,坐冷板凳”的教条,而应该像李白和杜甫一样“走出去”,有意识地炒作自己,作家应该“明星化”和“娱乐化”,“只有吆喝、吆喝,再吆喝,作家们才能得救”。这不就清楚了:作家要靠炒,张一一是作家,当然也要靠炒。可是你要炒可以呀,别搬出李白杜甫呀,你连累人家干吗?

    有人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任凭有些人怎么鼓噪,历史自有公论,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最基本的研究原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