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结构调整之策
成都金控担保公司 罗晓春
201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年”。成都金控担保公司(简称金控担保)2009年起步并高速发展,到年末共审批(通过)17亿元担保业务,在保额12亿元,收入2000万元,风险拨备1500余万元。2010年转到既快又好平稳发展轨道,担保结构也要优化调整,以奠牢基础,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金控担保为研究样本,探索担保公司(尤其是大型国有担保公司)的结构调整问题。
一、 控大促小。
即合理控制政府基础设施贷款担保,控制大企业大项目担保,大力促进中小企业,中小额度的融资担保。
为快速发展,完成公司影响力的积累和年度经营目标,在2009年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止滑回稳的背景下,政府平台公司举债规模大。金控担保为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提供的担保额达4.5亿元,占到公司全部在保额的近40%。年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求控制政府举债,并控制政府新上项目,因而明年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担保的发展速度肯定低于融资担保总的发展速度;政府基础设施融资担保占担保总额的份额也将下降。
担保公司始终都必须坚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宗旨。2009年金控担保单笔800万元以下担保额的企业户数占到70%。但主要因政府基础设施等大项目占用担保额度太集中,金控担保5000万元以上的担保项目6个,占用额度7.2亿元,大项目户均担保额达到1.2亿元。担保的集中度过高、风险大。从另一角度看,公司全部在保户均额达到1800余万元,也偏高。因此,在2010年始,必须控制大项目,降低风险集中度,降低户均保额。
未来3-5年,担保公司的业务必须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金控担保初步计划2010年末在保额达到20亿元,年度收入4000万元。那么必须加大单笔300-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发展速度(以填补政府基础设施、大企业大项目融资担保较慢发展留下的空缺)。因此,中小企业,中小额度的担保业务的发展速度必须明显快于业务发展的总速度;中小企业担额所占份额必须有明显的大幅度上升。我们计划通过1-2年的努力,使单笔8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额占到公司总业务量的60%以上。
二、控长加短,优化期限结构。
2009年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投资拉动型增长,反映在担保结构上就是长期担保比例偏高。金控担保在保一年期以上的额度达6.95亿,占全部在保额的58%,最长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项目达5年。无论从搞活经济,尤其是搞活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靠流动资金的投入),还是控制担保风险,都必须控制长期投入,加大短期融资的担保。因此金控担保计划通过2010年的努力,短期担保将占到70%以上。
三,优化产业机构,更加突出行业特色。
按投资人的设计,金控担保重点支持第三产业,特别是房地产和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的实践证明,金控担保突出了产业特色,为第三产业担保占到2/3(其中政府基础设施近40%,房地产占14%,商业及其他服务业占15%以上),为第二产业担保占近1/3(其中工业近16%,建筑15.6%)。
2010年在政府基础设施融资担保比例下降的前提下,尚须加大对商业,物流及其他服务业的担保支持力度;加大对政府平台公司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担保支持力度以及房地产公司开发中低价位的普通住房的担保支持力度;同时提升对各种开发区园区建设及入园企业的融资担保力度。
对于成都,还必须关注,灾区重建在总体上三年任务二年完成的背景下,2010年下半年开始,担保业也将不可回避地承担起支持灾区自身恢复经济,持续发展的任务。
四、积极推进个人融资担保。
2010年是民生年,也是发展内需以替代出口拉动,实现经济增长转变的一年。金控担保将在2010年应市场之需,开发与民营担保公司有差异化的个人融资担保服务。
(一)、市场定位
1、中高端客户。大型国有担保公司必须在个人金融的中高端阶层,提供以充足资本为前提保障的担保服务。金控担保对个人汽车按揭贷款担保业务,将客户定位在单车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消费群体,而将20万元以下车辆的低端(量大)消费群让位给中小型(民营)担保公司。
2、开发新的高端市场。中国信贷市场目前基本没有合适金融产品服务于个人投资性融资。金控担保正在探索立足于自己充足的担保实力推出针对拥有稳定收入,丰厚家产,决策理性的精英阶层(比如县处级以上公务员;金融、外资和成功中资企业的高管;教师、医生、记者、工程,经济等系列的高级职称获得者;成功的企业主等先富的新阶层),在物的反担保措施充足的前提下,满足其投资性融资(担保)需求,鼓励这些先富的,理性的精英人士盘活存量资产(单户贷款额在百万元以上),增加社会的私人投资规模,从另一个角度启动民间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作用。
3,个人房产贷款担保。主要有住房按揭贷款的(办证前)阶段性担保,商铺按揭(全程)担保以及房产抵押贷款担保等可以和合作银行进行批量交易的业务。
4,上规模的个体户生产经营贷款。
(二)、为银行分担风险
目前,中小型(民营)担保公司在为个人贷款提供担保服务中,基本不承担贷款风险,更多地扮演银行信贷业务外包的角色。通俗讲,不是分担风险,而是为银行“跑腿办事”。而大型国有担保公司进入个人融资担保业务领域,差异化经营在于分担银行信贷风险。最简单的差异化就表现在,提高物的抵押率。比如以房地产直接向银行抵押贷款或通过中小型(民营)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抵押率若为50-70%,而以此房地产为反担保物措施抵押给大型国有担保公司进行专业担保,可获得80%、90%,甚至100%及其以上的贷款。大型国有担保公司此时真正起到信用增级,提升客户融资比例和融资规模的作用。
(三)、业务外包
大型国有担保公司介入中高端个人融资担保业务,也不宜从始至终全包,而应是1、定出业务规则,确定客户门槛条件,反担保措施的要求,收费水平等。2、确定快捷,简便的业务审批程序,杜绝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3、外包业务。将个人客户的身份、资产的调查核实、与评估机构的业务对接、抵押登记及部分催收告知等具体事务性工作项目外包给经验丰富、人力成本低的中小(民营)担保公司(对于小额的企业融资担保业务也可参照外包)。
我们计划,2010年个人融资担保额度做到公司担保总额的10-20%。通过一定时期的持续努力,争取将个人业务做到公司业务量的1/3。
五、大力发展非融资担保和资金运用业务。
对于诉讼保全担保,尽快做出业务样本,体现公司服务功能,尽可能为弱势群体提供诉讼担保支持。
非融资担保的重点在工程担保,特别是投标保证金担保,履约担保,付款担保,民工工资担保等,还可探索质保金担保。虽然收益不高,但规模大,风险低,可以形成公司的业务特色
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将非融资担保做到占公司业务量的1/3,用4-5年的时间,达到50%以上。
担保公司面临风险高(风险在100%以上,因为除了贷款本金,还有利息,罚息及追收成本),收益低(大型国有担保公司的收费不到2%,金控担保2009年的平均担保费率仅1.7%);而担保公司又有较大量的闲置资金(比如金控担保,近3年主要是资本金闲置1亿元以上,3年后,风险拨备又超过1亿元),因此,科学安全合规运用好资金(比如委托贷款,安全性高的项目投资,购买国债及其他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以增强公司对风险的消化能力,支持担保主业的发展。资金运用的规模,初期控制在净资产的20%,正常情况下,做到净资产的30-40%。
六、广开业务来源,分散渠道风险。
大型国有担保公司的业务主要来自银行的推荐,金控担保更是90%来自于两个主要合作的银行。单一的业务渠道容易积累相似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业务渠道缺乏稳定的保障性。因此,必须与更多的银行、建筑(及主管部门)、法院,商业单位等合作,从更宽的业务来源面开源(如通过政府、协会、园区、会议等营销),扩大自营业务的比例。
与此相适应的是,区域结构分步拓展。金控担保目前还只在成都开展业务;条件成熟后,第二步走出成都,面向全省展业,把成都的公司办成全省的公司;公司发展壮大,业务及风控的团队和模式更加成熟后,还要走出四川,第三步在西南地区开展业务,做成区域性的公司,办成西部领先的公司;第四步走向全国,办成全国性公司,而且是全国一流的公司。 2009.12
担保结构调整之策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