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衔枚疾行


   

“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宋代歐陽修《秋聲賦》)“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北史·隋纪下·炀帝》)

一支寂静急行的军队,剑指何方?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刚刚在死亡边上走了一圈,丰田汽车还在窝里舔舐伤口,大众汽车高调呼喊要当全球老大,现代汽车却在衔枚疾行。

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现代汽车“最近一年来利用韩元低迷不振、日圆居高不下的大好机会,从丰田、通用等竞争对手夺走不少客户,不仅缔造历来最佳的单季盈余纪录,现代汽车今年来的股价更几近三级跳地狂飙。”“中国与印度市场的热销,协助现代汽车今年上半年在全球市场缔造5%占有率的空前佳绩。而在美国市场上,韩元对美元汇率在3月间跌到11年来最低谷,加上行销策略运用得当,让现代今年前八个月仍能维持31万的销售量,仅比去年同期萎缩0.7%。比起丰田在同期间销售暴减29%,通用重挫35%,现代的表现可说令人刮目相看。”

在全球市场,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的市场份额去年超过了本田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超过了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了行业內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位列丰田、通用和大众之后。然而在不到10年以前,这家公司在全球市场上仅排在第11名。

一家中国媒体报道:“比经济低迷、市场萎缩更让传统欧洲汽车列强感到不安的是,一个进入欧洲没多久的‘小字辈’企业,近年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大肆赚取市场份额,大有反客为主的趋势,这就是现代汽车。”

《商业周刊》惊呼:“小心现代汽车从后视镜中超过去”。

扩张中国

现代来到北京时,业界并没有认真看待,然而最初的几年,北京现代的产销量便让人瞠目。2009年的1至8月份实现了产销量双丰收,伊兰特品牌更是摘取了国内同级车单一品牌月销量的桂冠。

2008年,北京现代在“真心伴全程”服务品牌的指导下,推出5年10万公里的保修延长服务政策,这在当时国内是第一家。这一政策是北京现代品牌战略转变的标志。由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制造业受冲击最大,整个华南地区汽车市场成为国内销量下滑最严重的区域,因此北京现代将销售服务体系向中国内地纵深发展,开发二三线市场。

2008年4月8日北京现代汽车第二工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到2010年二期工程完工后,北京现代将拥有60万辆整车的制造能力。但是2009年北京现代就有可能达到55万辆的销量。北京现代总经理卢载万忧心忡忡到2011年,北京现代就面临产能不足,需要扩大产能。但采取何种方式——扩建第一、二工厂,还是新建第三工厂——则还未确定。使卢载万犹疑的是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到底会有多大的增长幅度谁也没法回答,这就使第三工厂的建设难以下决心。

但是郑梦九没有丝毫的犹豫,今年1月2日,郑梦九向全体员工发表新年动员时表示:“扩大销量是在全球市场低迷状况下生存的唯一途径。”因此可以肯定,北京现代第三工厂已经进入实质性进程,北京现代在进入中国不到10年的时间内就将扩军到100万辆规模,加上东风悦达起亚现有的能力,北京现代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将很快达到150万辆。在中国只有通用和大众明确声称要把年销量扩大到200万辆,北京现代没有说同样的话,但是肯定有同样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

今年8月,领驭上市。媒体对这款新车兴趣不大,北京现代技术中心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当然也是北京现代希望得到的结果。北京现代技术中心实际上是同第二工厂同步建设的,最初现代甚至希望紧挨二厂建一个完整的试车场,但是北京顺义开发区显然无法满足这样大规模的土地需求。名驭的改型证实了北京现代技术中心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开发能力。这个技术中心总投资5.1亿元人民币,于2008年4月初步建成。
   北京现代技术中心本部长苑文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中心目前还处于能力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在引进现代汽车车型平台的基础上做一些现有车型的改 进。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在现代汽车共有平台的基础上独立开发全新的整车,实现这个目标要花“5至10年时间”,未来还将进行电动车的研发。对北京现代来说,技术中心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工程,这是现代汽车中国本地化战略的体现。。

席卷欧洲

    2004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评价韩国汽车时说:“比一盒香烟更廉价的车是韩国车。”话语中掩饰不住对韩国车的轻视。节目主持人恶作剧地说:“韩国车像大众汽车一般大小,但价格却如三明治一样便宜,除了便宜,没有任何优点。”现在这家媒体不会说同样的话。

    英国盖地夫商学院汽车研究中心的教授盖瑞尔·赖斯认为:“现在没有任何一家欧洲汽车制造商不再把现代汽车视为一个严重威胁。”

在欧洲,1995年现代汽车的销售量是11.06万辆,2007年突破30万辆,2009年预计达到33.6万辆。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汽车总销量从558万多辆减至469万多辆,锐减15.9%,现代汽车在除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以外的欧盟(EU)25个国家和冰岛、挪威、瑞士等欧洲28个国家共销售16万辆,同比增幅达21%。因此,现代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 从1.7%提高至2.3%,排名也从去年第12位上升至第10位。

现代汽车在欧洲的主力军是i系列产品,最突出的是i30,近年在欧洲销售将突破11万辆。有的报道说“i30让现代汽车避开金融危机的寒潮。”i30在欧洲刚上市的时候,强调的是年轻、时尚、动感等理念,而2008年下半年改为宣传产品的性能、安全性、性价比。现代汽车的营销部门非常敏锐地感觉到消费者价值观的改变,从而迅速调整了产品广告的核心概念。

    2009年9月,位于捷克奥思克特拉法市的现代汽车捷克工厂建成投产,这家工厂的产能为30万辆,产品面向整个欧洲市场的需求。有评论说:捷克工厂的启动预示着现代汽车在美国、中国、印度之后,在欧洲正式建立了研发、生产、销售、营销、售后等一系列的经营体制,完成了本地化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全球化布局。捷克工厂已经是现代集团在欧洲打入的第二个生产基地。起亚汽车2004年开始建设的斯洛伐克工厂年产能也是30万辆,从2007年开始起亚在欧洲生产战略车型Ceed。现代的捷克工厂与起亚的斯洛伐克工厂仅相距85公里,因此许多事情可以同时做,比如使用同一个配套体系、物流系统等。
  到2011年两家工厂产能完全启动时,现代集团在中欧地区的生产能力将达到60万辆。现代汽车称,公司打算将在欧洲销售规模提高到70万辆。

现代欧洲研发中心设在法兰克福近郊,研发团队主要由德国工程师组成,该中心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贴近本地市场,开发符合欧洲消费者喜好的车型,并在欧洲本地化生产,建立连接技术中心、制造工厂和销售法人的网络,在当地实现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部工序。

现代汽车在俄罗斯也在扩张。现代彼得斯堡工厂于2009年6月份开工建设,工厂总投资达3.3亿欧元,计划于2011年投产,年产能为15万辆。此前,现代汽车通过代工形式,在俄罗斯TagAZ工厂生产汽车。2008年起亚在俄罗斯市场销量为8.83万辆。

雄起美国

在美国,有一位记者写道:“让现代汽车兴起的並不完全是精心策划的战略,而是经济衰退。”

今年8月份现代汽车公司(美国)销量超过了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而整个汽车产业的销量同期只是增长了1%。现代集团在美国的新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8%,超过了克莱斯勒的7.4%。现代和起亚都预期今年在美国销量將超过去年,

一位分析师称,「现代汽车公司现在的势头惊人,而且现在我看不到这个势头有停下来的趋势。现代不仅仅是三巨头的有力竞爭对手,也第一次对日本的汽车制造商构成了威胁。」

而做出同样预期的只有富士公司。比现代更大的三家汽车制造商今年到目前为止的销量都同比回落了20%以上。

现代汽车销量激增的一个原因是采取了积极的销售策略。在今年初,现代汽车推出了一项惊人的售后保障,这项保障在业內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购买现代汽车的消费者在一年之內失业,现代允许他们退回汽车並全额返还现金。隨后,现代在这份保障中增加了最长达3个月的抚恤金。通用和福特在现代提供这种服务活动后也采用了相同的手段来促进销售。

夏天,现代开展了邀请消费者返还旧车的活动,这项活动比政府宣布旧车换现金计划提早了三周。今年11月份,起亚將在佐治亚州的西点开设一个新的组装工厂,这是起亚在美国的第一家工厂(现代在亚拉巴马已经有一家工厂)。

现代美国汽车销售部本部长于2009年6月在济州岛举行的现代汽车VIP客户招待会上说:“现代汽车美国分公司有望在三年内加入‘百万俱乐部’。”

争霸印度

2008年初,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走在清奈(也有的译作钦迈),台湾人被当作韩国人的机率很高,原因是韩国现代集团十多年前就开启了对印度投资,到现在,印度人的购车首选,除了日本铃木汽车、印度本土品牌塔塔外,现代汽车在印度人心中,也是夯得不得了。

现代汽车1996年底进入印度,1998年第一辆本地生产的现代车正式下线,到2006年3月,现代在印度累计生产了100万辆车,2006年,现代印度工厂销量达30万辆,占印度乘用车市场20%的份额,同比增长19%。现代汽车在印度的“2030目标”(年销30万辆,占20%市场份额)提前1年实现。今年9月,印度汽车市场销量排名第一的是玛鲁蒂汽车,销量为63071辆,同比上升12%。排名第二的现代汽车销量为27802辆,同比上升25%。塔塔汽车销量为15802辆,同比上升19%。

    2009年5月有消息称,现代汽车印度公司正计划将一款轿车的生产线转移到欧洲,起因是工会的一次罢工现代汽车在韩国饱受罢工的折磨,现在印度也不是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