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微杜渐


 

“房”微杜渐
我对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看法听不懂也看不懂了。我这里断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反,我正式读着这些颇有成就的经济学家的书一路走过来的,而且一向对他们的真知灼见和水准恭敬有加。之所以对他们的说话看法听不懂看不懂,是因为他们近来的说法加水分了,看法有沙子了。
从事文字工作以来,给我带来最大的收益是尊重事实并让事实说话。换句话说,这些经济学家在事关国计民生问题上的说辞,不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譬如目前国务院针对房价上涨、尤其是进入11月以来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猛涨5.7%的热闹景象,果断采取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后,旋即刺激了业内集团利益和这些经济学家的那根敏感神经。进而慷慨陈词:“中国城市要崩盘”、“中国现在所担心的(城市)不是会不会崩溃的问题,而是房市一旦崩溃到底如何面对的问题。因为现在中国政府、银行、房地产商及购房者没有一方做好这个心理准备”等说辞,一时成为舆论中的普遍观点。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表的经济蓝皮书称,全国85%的家庭买不起房,房价远远超过家庭收入。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的房价都应声下跌,唯独中国房价率先快速上涨。其根本原因是,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推动房价上涨,所形成的示范效应又源源不断地吸引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雪球越滚越大,”:结果是制造业基础松动,GDP过于倚重房地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敏感的证券市场上,房地产板块一时成了“空头司令”,迷茫失落的情绪在A股市场内外蔓延开来。
其实,国务院日前出台的有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并不是健康稳定的成长,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艰巨性、复杂性及长期性。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是,我国经济现阶段还摆脱不了房地产的拉动。如果这些经济学家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人口总量与购房需求的角度考虑,不仅认为中国楼市不会崩盘,而且认为国务院日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是实质性的、中长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