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闲来无事,随便翻阅《贞观政要·论贡赋》。据记载:贞观十九年,高丽(今朝鲜)派遣使者向唐太宗献了两位美女,太宗对高丽使者说:“我对此二女远离她们在本国的父母兄弟的境况十分同情,如果因为喜爱她们的美色,而伤了她们的心,我于心不忍。”于是将这两名美女退还了高丽。唐太宗拒收进贡美女是因为怕伤了友好国家百姓的心,作为一名封建帝王,有此爱百姓之心,是值得称道的。
无独有偶,记得几年前在网上看到某省曾出台一个新领导管理规定:男领导不能配女秘书。该省的做法也许是出于要解决领导作风问题,或者想从制度上约束和减少领导犯罪与制止权色交易,以此来改变政风,如果从此处考虑本也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硬性规定秘书性别,是否有岐视女性倾向,在此暂且不论,就这种把领导犯罪、棍子却打在女秘书的身上,其做法就有很大不妥,因为这样做很能给人一种“现代女性祸水论”的翻版的印象。
改变领导作风和执政政风,关键在于教育干部自律和建立有效地监督机制,如果领导思想纯正秘书工作认真敬业,监督机制执行到位,领导不敢借职权谋色,女秘书心无旁念,给领导配备女秘书又有何妨?况且女秘书和男秘书相比各有优势,相比较而言女秘书用心细腻,善于交流、沟通和协调,照顾领导工作生活可能更周全,也更能和男领导在思维上起到互补的作用,为什么男领导就不能配备女秘书?
女秘书不是红颜祸水,我们也不能把女秘书看成是红颜祸水。尽管当前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权钱色等秘书腐败现象,女秘书可能与领导发生作风问题,但真正出问题的只是个别少数。如果是思想作风出了问题,即便没有女秘书,在其他场所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也会出现作风问题。因此,问题不在于配备什么性别的秘书,只要能胜任工作,男女秘书都是可以的,关键是是要加强教育引导和提升自我约束能力,更重要的是监督机制要发挥作用,而并不是非要在乎秘书是男是女。
唐太宗拒美女是出于仁爱之心,某省出台男领导不能配备女秘书倒有“做秀”之嫌。因为这项政策没有触及到解决问题的实质,希望多出些实实在在的政策,不要给老是摆花架子,因为类似“男领导不配女秘书”这样的政策多少都让人觉得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只能徒增笑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