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我在看《黑天鹅效应》这本书时,注意到了书中关于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锚定与调整启发效应”,也叫“锚定法则”的介绍。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研究股市行情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被当下的行情所锚定,我决定在宁波举办一期关于“锚定法则”的沙龙,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沙龙未能如期举行,我便约纪鸿聪和王丹华就这个话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关于“锚定法则”,最著名的案例是一个关于零售业务的实验。一家希望在短时间内大量销售番茄汁的水果店可以在店内显著位置上挂着显著标志:“每位限购12瓶”。标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字。当顾客在决定买多少瓶番茄汁的时候,情感便会运用锚定法则,以12为基础向下决定自己需要购买的瓶数。心理学家布莱恩·万兴‘罗伯特·肯特以及史蒂芬·霍克在超市中就此做了多个实验,实验结果令人惊讶不已。如果没有限购12瓶的标志,几乎有一半的顾客只选择购买一两瓶番茄汁;而在有限购12瓶标志的情况下,大部分顾客都会选择购买4~10瓶,没有一名顾客只购买一瓶或者两瓶!
上述例子很好的解释了何谓“锚定法则”,人们总是不自觉的被锚定。
我们在研究股市涨跌的时候,也往往会不自觉的被前几天的股市走势所锚定。如果前几天是从2500点连续坚实的上涨到3000点,绝大多数人也都会得出股市会继续向3200点上涨的结论;同样,如果前几天股市从3500点连续下跌到3000点,很少会有人能够做出明天股市马上反弹回3200点的结论。
之前我看过很多机构的对每年股票市场的预测,发现他们的预测结果无非就两种,一种是根据历史曲线的趋势做出的调整得出的结论;一种是根据写预测报告的时候当下的指数做一些相对理性的调整。然后事后来看他们的预测,很少有正确的结果。尤其是在一些大的行情出现的时候,分析师们的预测和实际往往相去甚远。
也就是说,市场里很多的股民,很多的分析师都被锚定了!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业绩和预测结果。
事实上,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在“被锚定”,过去一段时间的行情就像一顶铁帽子一样,牢牢的扣住了绝大多数分析师和股民的脑袋。对于占多数的普通分析师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摘掉那个铁帽子。但是如果对于那些想成为顶级分析师和玩家的人来说,他们必须先把这顶帽子摘掉。而摘掉这顶帽子唯一的办法就是“无私”,也就是中国古话中说的“无欲则刚”,或者“心大”。只有做到“无私”了,心态才会从容,思维才能自由,锚定的铁帽子才能被彻底的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