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风四起时,疯狂“石头”飞向何方?!


“炒”风四起时,疯狂“石头”飞向何方?!

/管益忻

 

2008年至2009年,金融海啸、经济危机肇始至对实体经济的毁灭性打击、投资渠道的匮乏以及2009度的海量货币投放,一时之间,庞大的资金群有些手足无措。强烈的通胀预期使得人们把钱拿在手里怕严重贬值,低迷的实体经济使得企业主们不敢往里投资。于是,挖空心思地寻找短线炒作机会,自然成了资金持有者们不争的“主业”。而由此要生出花样百态的炒作由头,亦犹如“疯狂的石头”疯狂地漫天飞舞。

神州第一“炒”:房子

08年末09年初之际,各大地产掌门人对房价已经触底的论断尚犹音耳畔,可仿佛死一样沉寂的楼市,于093月份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冒出了个“楼市小阳春”,犹如乍然醒起绿芽,中国房地产业迅速迎来了炙热的夏天。时至今日,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的房价依然故我地节节攀升,完全没有体恤“民生”的兆头。有人说,北京的房子是全国人民在买,上海的房子是全世界的人在买,言下之意是说,这些城市的房价绝对不能同当地居民的收入进行对接的,二者实在没有什么可“靠”性。但我们不能否认,不论是全国人还是全球人,买这些地方的房子,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成分占到了绝大部分,至于自住性需求,不能说没有,但至少在购房决策的心理诱因上不再是主导因素。房价飙升的诱因中,炒作的因素拨了头筹。

蜂拥第二“炒”:大蒜

不论如何,像房子那样的大件,不是谁都“炒”得动的。于是,二线炒作者们中间,一个“甲流”下的大蒜预防感冒的概念引起了“炒家”们的关注,并因此传导出大蒜价格一时间同比上涨40倍的空前上涨幅度,达到8/公斤的水平。尽管这一价格的出现令人深感惊诧,但在中国的大蒜之乡金乡,交易市场中很多人拿着钱去买蒜,当地商人都因为看涨后势而决定继续囤货不卖。

转战第三“炒”:辣椒

图谋大蒜不成的炒家们,眼睁睁看着大蒜价格飙升而自己却失去了由此而大赚的契机,心中多有不甘。这样,寻找新的获利点,成为他们最为急切的诉求。这不,辣椒被他们看上了!来自辣椒主产区四川的统计,近一周内,批发市场上的辣椒几乎一天一个价,涨幅最大的品种已经上涨了50%。对此,市场传言称,辣椒暴涨是跟风大蒜,大批大蒜炒家涌进了辣椒市场。这也从一些蒜贩子身上得到了证实。做了十多年大蒜生意的一位老板表示,现在大蒜已经收完,赚来的钱刚好能赶上炒辣椒。而他透露,像他这样改行经营辣椒生意的老板还真是很多很多。

疯狂的“石头”下一站飞向哪里?!

2009年的日历翻到今天,多种投资类产品价格的上涨已然跳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炒作由头这颗“疯狂的石头”下一站将飞向何方?

冷观这场疯狂飙舞的炒作之风,气氛之激进似曾相识。那亦可说是一场疯狂的“炒作”——史无前例的十年:昨天打倒哪个部长,今天又揪出某个走资派。煞是热闹的背后,也同样是乱扔乱砸之疯狂的石头。不同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十年浩劫我们称之为“文化大革命”;今天的疯狂炒作行为,似乎是一场“经济革命”。遗憾的是,这是一场没有导向、没有目的性的“经济革命”。不论是文化革命还是经济革命,究其根源,价值观的缺失该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潜藏在人心深处的价值观犹如人生航船的灯塔,为人们前进指明方向,一旦失却,那就只能在黑暗中“苦斗”。也正因此,鄙人一度强调的价值观优化、再造与创新,或许真的成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