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是大学的灵魂吗?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最近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大学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必须要有学术自由。如何保障学术自由?需要摆脱行政化干预。还有一条,就是学者自律,学者一定要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即使有人想弄虚作假,最终也是极少数。总结起来,就是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媒体于是以“大学的灵魂是追求卓越”刊登了这篇专访。

  

  从朱清时校长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学者自律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求卓越是目标,学术自由和学者自律是基础、手段。从发展大学,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成果来说,这种描述似乎是正确的,大学就是应该以学术自由之态,追求卓越。

  

  可是,细想这样的关系,却有一些问题。关于学术自由,我们能够清晰地描述其状态: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大学是学术共同体,教育与学术事务由教授参与决策与管理。而对于怎样是卓越,却很难界定。以当前国内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卓越的“标准”看,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前不久推出大学绩效排行榜所采取的指标,一所“卓越”的大学,是通过当量在校生数、当量学历在校留学生数、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数、出版专著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特别奖数、国家三大科技奖一等奖数、国家三大科技奖二等奖数、省部级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奖数、国家级项目验收数、鉴定成果数、发明专利授权数、技术转让与当年实际收入金额、专利出售与当年实际收入金额等16项指标评价的。那么,追求这些指标表现的“卓越”,是不是就能成就为大学的卓越呢?

  

  退一步说,如果不用上述“卓越”标准,来确定大学追求卓越的目标,而采用国际上评价大学一所大学学术地位的指标,比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教师有多少、获得诺贝尔奖的校友有多少,在NATURE、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多少,是不是能就能界定大学该怎样追求卓越呢?

  

  大学应该追求卓越没有错,但是,以追求卓越作为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却有可能背离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尽管强调为了追求卓越而推行学术自由。其一,很难避免指标因素对大学办学的影响,诸多排在各类排行榜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都很少提及卓越目标,并主动与各类排行榜保持距离,提醒大家不要把排行榜把学校排在第一、第二而兴奋;其二,很难避免功利主义,难以对教师和学生充满大气与大爱,在卓越的目标之下,倘使一个教授勤勤恳恳,但五年没有写出一篇论文,他是不是就不符合卓越的要求呢?假使他10年才出一个大成果,谁能拥有给他10年时间的耐心呢?

  

  其实,如果说大学要追求卓越的话,时刻追求学术自由,人格独立,就是最卓越之处,有了学术自由、人格独立的环境,不愁杰出的人才不能培养,卓越的学术成果不出现。作为大学的办学者,不是给大学各学院、各教授下达“卓越”的目标,而是为他们营造学术自由、人格独立的环境,保障他们的教育自主权,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让他们能乐于教育与研究。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提出“卓越”的目标,是不难的,几乎每所大学的校长,都在谈追求卓越,都在畅想何时把学校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每年盘点着学校的论文发表数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而推进学术自由环境的构建,却是很难,也鲜有学校校领导身体力行去推进的。一方面,学校领导不愿意把手中的学术权让给教授,往往从自己心中的“卓越”目标出发,去干预每个学科的发展,阻止教授进行教育与学术事务的决策,以体现行政与学术的双权威;另一方面,不能顶住既得利益团体的压力,维护学者的教育自主权和学术自主权,反过来,往往动用人事权、财权,影响教授们,投既得利益团体所好,为他们度身定制“学术研究”,失去学者应有的学术尊严和学术独立。

  

  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上,时任校长德里克﹒博克发表的演讲令人记忆深刻,他没有强调大学取得的卓越成就,却大谈大学的忧思:“当我们为取得的成就而高兴时,会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阵痛,虽然我们强忍着,但也不免说出来。我们知道有多少学院是在全盛时刻种下了日后衰退的种子。……当学校的影响和重要性日益增加,声望和财产日益增长时,各种集团自然会受到诱惑,希望利用学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有许多证据,军事和情报部门试图使我们的教授们参加秘密的研究工作,并对我们作出种种限制,以避免我们的科学发明落入敌人之手。商人们寻求和我们的科学家建立关系,以帮助他们开发新产品。社会活动家敦促学校利用自己的资本,购买力,尊严和威望同种族隔离等罪恶和不公正作斗争。公众指望我们利用我们的财富和影响力来帮助解决地方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必须十分明确:大学的职责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问题是如何才能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以及所需的条件到底是什么。”这里所谈到的,就是大学如何始终保持自己的定位。

  

  大学的灵魂是学术自由、人格独立,这是大学存在的基石,也是大学办学必须始终坚持和维护的,需贯穿在教育与学术研究之中。大学拥有了这样的灵魂,自会成就为卓越,不论是现实视角,还是历史视角,均是如此。笔者对朱清时先生创办南方科技大学提出“去官化、去行政化”的理念十分赞成,因此,希望朱清时先生不要受“卓越”目标所困,一心构建这种倡导学术自治、教授治校的环境,南方科技大学就走在通向卓越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