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09岁末:互联网的明天?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就要过去,今天过后,一个新的族群,10后即将获得自己的封号。

 

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年让信息产业发生了巨变。互联网的信息使命也被发挥到了极致,Google,百度这样的SE成为了互联网的老大,在信息的获取和提供上,牢牢的将原有的互联网模式踩在了脚下,这些创立十年左右的公司,成为那些老牌公司艳羡的对象,也让后来者充满了敬畏。

 

然而站在十年关口,却并不能看见牢不可破的未来。格局的破坏早已布局完成,下一个十年将是又一轮颠覆。    

 

SNS的出现成为了互联网上巨大的黑洞,正如当年笼罩在经典力学头上的一朵乌云。圣诞节期间Facebook曾短暂超越Google成为美国第一大网站,而腾讯在流量上对百度的威胁一直存在,若非百度几个成功的社区产品的支持,超越应该早已发生,而其收入已远远超过百度。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互联网的信息使命已经走向了衰败?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正在开始?

 

信息技术出现的第一个阶段是物的信息化,通过信息抽取技术将传统的行为对象转化为信息,从而带来信息的极大丰富,其中的代表是MS;信息技术的第二阶段是信息分享,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开始在互联网上流动,其先期代表是yahoo,进而是google。这是信息技术演变的一个主要分支。在互联网出现之后,逐步产生了第二分支,IM让人开始信息化,而SNS带来信息化之后人的分享,重复了第一分支的演变。

 

这两个分支在未来是否会走向会合,究竟谁会吞并了谁?是下一个十年的重要看点。Chrome已经演变为操作系统,未来Facebook会否变成操作系统?

 

在这样的背景下,Google和百度分布推出了云计算和框计算,表明了对未来的不同判断。

 

云计算的本质在于信息使命的终结,“智慧”而非“信息”成为努力的方向。作为互联网老大的google不在满足于充当社会之眼,社会之嘴,而是要成为社会之脑,并最终超越互联网。无论是手机,GPS,或者是PC,都可以接入这个社会之脑。所以Google推嵌入式OS,推手机终端,所以Google扫描图书,这一切都将让Google更胜任社会之脑的角色,已经超越信息的竞争。

 

框计算了解不多,总体感觉并未超越百度的信息使命。

 

想象一下,未来十年,也许大量的信息需求的满足都来自像Facebook这样的SNS,然而知识经验的传承,决策的支持依然少不了Google这样的社会大脑。Google和Facebook依然可以并存,但是相对于今天,角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或者,下一轮的竞争不会来自信息之争,而是智慧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