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转概念在中国股市中是常盛不衰的炒作题材,曾经造就过许多黑马。近期股市中,此类个股也是涨势强劲。因此,在年报公布高峰期,投资者应注意把握上市公司的高送转机会。
如何把握高送转股的投资技巧
高送转股的特征
从历史规律来看,推出高比例送转股方案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盈利能力良好,并且净资产值高的公司有送股和分红的潜力。投资者要重点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毕竟良好的业绩是抢权、填权的内在因素和根本动力。从历史上公布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来看,其每股收益高于0.4元的占绝大多数。一般来说,如果每股收益高于0.4元,净利润增长率超过50%以上,也确实有投资和关注的必要。而每股收益在1元以上的品种,属于较为罕见的安全品种,如果市盈率不足15倍,在业绩支撑下就有较大的中线上涨空间。
二是上市公司有充足的资本公积金,这是公司实施高比例送转的基础。一般来说,每股公积金大于2元的公司具有一定股本扩张潜力。
三是上市公司近年来的分配状况不理想。下列公司有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可能:上市时间不足两年的次新股公司;最近两年未实施过增发、配股等融资方案的公司;最近两年没有分配过红利,未分配利润不断滚存的上市公司。一般来说,每股未分配利润大于1.5元的公司具有一定的股本扩张潜力;最近两年未进行过高比例送转的上市公司。
四是上市公司有股本扩张的可能。通常,股本扩张能力强的上市公司流通股本都比较小。
五是上市公司有急于融资的需求。由于受增发门槛提高和配股比例的限制,一些净资产值高、业绩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为了考虑日后能更多地融资,往往会积极地实施高送转方案,为将来更大规模的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六是机构进驻。一般基金、QFII等主流机构的重仓品种,在业绩和高送转双重力量驱动下,独立走强的能力往往最好。
高送转股的买入技巧
很多投资者也都意识到高送转股中容易出黑马。但随着这种投资盈利模式的普及,近年来主力的操作手法明显改变,经常是先提前炒作到位,等公布高送转消息时出货。因此,不是每个有高送转方案的股票都有投资机会。投资者在买进高送转股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对于前期已经有可观涨幅的,公布大比例送转消息时,要敬而远之。这类个股在方案公布后,容易迅速转入短期调整。而且涨幅大也说明这类个股存在较大的主力出逃可能性。相反除权前涨幅不大的个股,由于离主力建仓成本接近,后市填权可能性较大。
看股东人数。有的投资者认为股东人数的急剧减少,意味着高送转个股的机会更大,但实际结果并非如此,越是股东人数急剧减少,越是暗藏风险,因为这往往表明主力资金早已进驻其中。一旦推出高送转题材,主力资金往往会乘机出逃。相反,有些主力资金介入不深的股票,在公布高送转题材后,股价常常会出现急速拉升。因此,后一种股票更加适合投资买进。
此外,上市公司高送转后是否还有后续题材以及后续题材是否能及时跟进,都将直接影响到高送转后是否能填权。当然,大盘运行趋势也直接影响到送转股除权后的走势。当大盘处于牛市中,股价常常会填权,而大盘处于调整市中,股价贴权的概率很大。
投资这类个股,还有几个方面要注意:
一是除权前做横向比较。即在高送转股除权前先按除权后的价值进行横向比较,具体分为投机价值比较和投资价值比较。投资者可以通过除权后的股价、被稀释的业绩、流通股本、市盈率水平等指标和市场中同类股票进行比较,评判该股除权后是否还有进一步炒作的价值,据此决定是否参与该股。
二是股价的定位。定位要从长远着手,从除权后的价格分析,如果一只个股除权后仍属于中高价股,投资者要注意定位偏高的风险;如果除权后进入低价股范围,同时业绩没有被严重稀释,则可积极介入。
三是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水平。如果上市公司有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产业前景看好,富有成长性,则股价往往会填权;反之,则容易贴权。
四是注意股票的新旧。有些老股票经过多次送转以后,不仅复权价高得惊人,而且今后缺乏继续大比例送转的能力,这样的高送转题材往往会成为主力出货的良机,投资者不宜参与。而流通盘较小且首次分配的次新股有再次继续送转的潜力,容易被主力长期运作,是适宜投资的品种。
高送转股的卖出技巧
投资者在参与高送转题材炒作时,要注意控制风险,掌握卖出技巧:
当上市公司公布高送转方案时,涨幅不大、股价不高、未来还有扬升潜力的股票,投资者可以等到除权前后时,择机卖出。
高收益往往蕴含高风险,所以,在炒作该类股票时,要建立风险控制机制,设置止损价位,一旦操作失误,要迅速止损,避免被深套。
如果上市公司在公布高送转方案前,股价就已经大幅飙升,一旦公布具体方案时,投资者要谨防“利好出尽是利空”,应果断逢高卖出。
高送转股除权后应重点关注量价变化,识别主力是真填权还是假填权,如果股价缓缓上涨,走出试图填权的形态,但价格累计升幅不大,量能却持续性放大,则可以判断为假填权。凡是遇见假填权或无力填权的送转除权股,投资者都应及时了结。
如何选高送转大牛股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已披露的2009年全年业绩预告公司中,有357家公司因业绩改善或提高而报喜占比为62.63%.其中124家预增.102家略增.60家续盈.71家扭亏;而在209家因业绩下滑或亏损,而"报忧"的公司中有46家预减.39家略减.47家续亏.77家首亏.
随着第三季度业绩公布完毕,市场将转入年报业绩的炒作,业绩浪将卷土重来.特别是具备高送转条件的品种会被市场资金逐级拉高.以往年的业绩浪看,高送转股的涨幅多则翻番,少则有近50%的涨幅.那么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及布局具备高送转条件的大牛股呢?
第一既然是业绩浪,就要注重业绩和业绩增长率,因为:
第二是盘子要小,要具有扩张能力.例如:部分业绩增长幅度稳步前进,未进行过分配的优质小盘品种更具魅力.预计业绩浪将在优质小盘板块中卷土重来.
第三技术面主要参考通道完好无损或完成底部构筑的品种,需要思考的技术面有:
第四高送转翻番股的条件:
作为中小投资者,不管你是看报纸,还是看电视,或看博文,不要盲目信别人说的股票,凡事先思考,起码要寻找出符合自己操作的方式方法,要不然吃苦的还是你自己.
其实每个人的眼光不样一,对于品种的选择需要投资者自己衡量.要记住的是:只低买,不追高.在选择优质小盘股的时候,有个风险点不得不说,那就是当分红方案公布的时候股价会出现震荡洗礼.但是一般不会影响其整体趋势.一旦有破坏趋势的品种出现,则需要止损或回避.
对高送转股票操作要把握三点:
1、牛市易产生填权行情,以持股为主。
2、熊市易产生贴权行情,以高抛为主。
3、如果送股前大幅拉升,应果断出局。反之可持股待涨。
投资者如何掘金年报高送转
高送转奇货可居
截止到2009年3月6日,两市共有20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8年年报。其中,14家出现亏损,71家虽然实现盈利但净利润同比下滑,只有120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在已公布年报的205家上市公司中,虽然有93.17%的企业实现盈利,但不分红、不送股的公司有仍91家,占已披露年报总数的44.39%,略高于上年1.57个百分点。在114家有分配方案的公司中,高送转(送配比例达到10送5以上)的公司有11家,西飞国际以10转12股独占鳌头。
因此,在目前盈利预期普遍偏低的情况下,高送转题材也就成为资金关注的重点对象。从市场的历史表现看,高送转题材对于股价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值得投资者继续挖掘。
统计发现,11只已公布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2月2日至3月5日期间的24个交易日中,平均上涨46.18%,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为11.57%。其中,2月27日公布年报的深圳惠程以105.22%的涨幅成为高送转题材中的“舵手”,大东南以71.79%的涨幅紧随其后。此外,万通地产、西飞国际、中天城投涨幅也均超过了50%。
丰厚的投资收益令众多投资者对高送转题材趋之若鹜,但如何选择具有高送转潜力的个股同样有章可循。
高送转公司“众生相”
一般来讲,高送转公司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一、有送转股或者分红潜力的公司成长性较好,盈利能力是股本扩张最基本的条件。从已推出高比例送转预案的11家公司业绩分析,绩优白马股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每股收益在0.5元以上的有8家,占到总体的72.7%。同时,山东黄金、天马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都超过了24%,可见出色的业绩往往是进行高比例送配的基础。
二、所属行业处于稳定发展期、收益相对稳定且位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一般会考虑高派现的方案回报广大投资者。此外,若上市公司存在较强烈的扩张需求,如有新建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则优先考虑高送转方案。从目前已公布高送转的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也验证了这一规律。如西飞国际、中兵光电均属防御性行业的龙头企业,收益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其余几家公司分属贵金属、医药、电力设备等行业,也都处于稳定发展期。
三、公司流通股本较小,股本扩张能力就相对比较强。事实上,中小企业的股本扩张欲正是其进行高送转的重要原因。中小板企业虽具有较好的成长性,业绩增速较快,在细分行业内多处于龙头地位,但囿于资本规模不大,使其对资本扩张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和动力,而高送转正符合了这些公司迅速扩张股本规模、增强股份流动性、吸引更多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参与的需求。
四、丰厚的资本公积金是高比例转增股本的重要条件。资本公积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转增资本,二是弥补亏损。因此每股资本公积金越多送转股的能力就越强,而每股未分配利润则代表分红的潜力的高低。从历史上看,进行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每股资本公积大多都超过2元,而每股未分配利润一般都大于1.5元。
五、次新股及最近两年未送配个股,其股本扩张概率较大。送转股与现金分红不一样,高比例送转股后使得每股收益等指标大幅下降,因此很少有公司会连年推出大比例送转股方案。另外,高溢价发行使得新股及次新股资本公积金较高、流通股本小,特别是新股及次新股上市不久,资金需求紧张,因此这些公司多以送股或转增股取代现金分红。在已推出高比例送转方案的11家上市公司中,2007年至2008年期间上市的中小板次新股就占到了5家,接近总数的50%。
三大标识可望降低风险
高送转个股之所以受到市场热捧,其根源在于股本扩张能力是由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成长决定的。但事实上,很多公司在不具备业绩支持的情况下,仍然有扩张股本的要求,这种情况往往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投机炒作往往过分推高股价。
因此,投资者在投资时,首先要关注的是企业的业绩和成长性;其次再考虑股本的扩张,两者有效结合才可相得益彰;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高分红和高送转题材股具有被炒作和获利高的可能,但仍然不可忽视存在的风险。而这种风险主要包括:1、时间风险,投资者需要把握市场节奏和恰当的买卖点。2、流动性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主要看是否有资金在除权前抢权及除权后填权。3、判断失误风险,一旦预期判断失败,可能造成见光死的后果。因此,投资者应全面了解各种信息,注意甄别筛选,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中小板次新股仍将会是高送转题材的主流,我们以“总股本低于5亿股、每股未分配利润或每股公积金大于2.25元、2008年前三个季度每股收益在0.45元以上”作为一个筛选相关公司的重要口径,值得投资者参考。